TUhjnbcbe - 2023/10/16 17:10:00
随着现代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不确定性正在成为当今都市社会中的新常态,在给当代人带来各种风险改变其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华东师范大学第十四届城市社会与文化论坛,来自海内外高校的4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9月23日至24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召开了以“应对不确定性和追寻可能性的城市文化研究”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城市社会与文化论坛。来自海内外多所高等院校的40余位知名学者出席,从多学科视角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民俗学的现代转型、都市生活方式、审美与艺术实践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和讨论。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徐赣丽教授发表开幕致辞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徐赣丽教授发表开幕致辞,她指出现代民俗学应以关心都市文化研究、以直面日常生活及其新动向为重要方向。在随后的主旨发言部分,北京师范大学高丙中教授以及日本神奈川大学周星教授分别从“城乡中国”及“新型城镇化”等角度进一步强调中国民俗学研究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他们的研究都致力于提高民俗学对当下社会生活的解释力。北京师范大学高丙中教授发言高丙中提出,在城乡贯通的中国社会预期下,当代民俗学应该从“乡土中国”走向“城乡中国”,从“特殊人群”走向“一般国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非遗项目是特殊人群的文化实践,非遗保护的过程使得它们演变为公共文化,演变为一般国民的生活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的城乡打通也是重建新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下的民俗生活的过程。而新的民俗学将积极参与这个过程。“自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长达4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过程。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又开始了‘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国民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山水自然、乡愁和传统文化等要素也会有所增加。”周星认为,以“当下”为指向的中国现代民俗学,自然不能无视“新型城镇化”的伟大实践,也不能忽略“都市型”生活方式带来的“生活革命”在亿万国民的生活实践中所具有的意义。其后的海外民俗学专场中,来自日本和美国的五位学者从民俗学研究贴近当下日常生活的方法,以及传统民俗之于当代社区、社区民众的意义等方向发表了精彩研究。23日下午,本次论坛进入学术研讨环节,两个平行会场同时进行,且每个会场均分为上下两个专题。第一会场的第一项专题主要围绕“现代民俗学的理论探索”展开,6位发言人均以“都市”和“日常生活”为关键词进行探讨,尝试提出现代民俗学研究应对不确定性的可操作路径。第二专题从地方与空间出发,不仅有对传统的空间理论和文化聚落等概念的反思;同时也涉及到地方IP、非遗影像等前沿话题。第二个平行会场则以都市生活方式、审美与艺术以及都市中的艺术实践为讨论核心,发表者从多学科立场出发,分享了多项丰富的经验研究。24日上午两个平行论坛重点讨论了对“手工艺”在当下的“实践性”和意义的思考。另外一个亮点在于对“附近”的学术思考,试图对不确定的社会语境中所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作出回应。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教授强调,相比于应对不确定性,作为学者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不确定性之中挖掘更多的可能性,以帮助人民获得确定性,从而建构属于个体自我的美好生活文化,这也正是本次论坛筹备的初心和旨归。“随着城市化社会的来临,城市人群置身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代社会,既面对各种风险,也拥有了多样化生活的可能性,城市中的民众为应对不确定性和探寻可能性进行了传统的化用,建构了新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新的文化实践。面向当下,追踪、记录和解析都市空间中人们的生活创造实践,贴近普通人日常生活是现代民俗学的坚守方向,也是民俗学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担当经世济民之学的现代要义。”文*表示。(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