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浙江融媒体」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苏志敏朱炳炳姚宏见习记者吉文磊胡静漪记者林上*魏志阳周旭辉张帆
12月29日上午11时许,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简称主通道项目)全线建成通车。这条全长37公里的跨海大桥宛若一条矫健的巨龙,腾跃在东海灰鳖洋上,彻底结束了岱山岛海上悬岛的历史,架起了当地群众奔向共同富裕的通途,为浙江海洋强省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随着宁波舟山港主通道连接起舟山跨海大桥,舟山连岛高速公路总建设里程达到了74公里,跨越8个岛屿,拥有8座大桥,成为中国最长的连岛高速公路和规模最大的跨海桥梁群。
主通道项目主要由鱼山大桥、舟岱大桥、富翅门大桥及其接线组成,连接富翅岛、舟山本岛、长白岛、岱山岛、鱼山岛等5座岛屿,按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公里/小时,全线设置5个互通和5个收费站,批复总概算亿元,由浙江省交通集团主导投资建设,于年3月开工。其中,鱼山大桥(一级公路,长8.8公里)、富翅门大桥分别于年12月、年9月建成。
主通道项目是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是长三角区域重大战略性海岛联络工程,对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大力建设海洋强省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鱼山大桥将目前世界上投资最大的单体产业项目——鱼山绿色石化基地与浙江省高速公路网及宁波舟山港连为一体;富翅门大桥成为舟山本岛融入我省高速公路网的第二条高速公路,完善了舟山高速公路网络;舟岱大桥作为海岛县岱山县第一条高速公路,彻底结束岱山岛海上悬岛的局面,改变了岱山人民自古以来出岛依靠渡船的方式,极大拉近了岱山与宁波的时空距离,出行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40分缩短到了1小时。
主通道项目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建成,进一步完善了国家高速公路及浙江省高速公路路网,为舟山海岛民生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它承载着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交通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的先行引领作用、国有企业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的责任担当,有力促进了长三角经济圈和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互联互通。
交通先行服务国家战略
翻开浙江地图,东部沿海一座座岛屿新罗密布,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从年浙江省交通集团主导投资亿元建成舟山跨海大桥至今,使舟山告别“非舟楫不相往来”的历史,实现向大桥时代、新区时代、自贸区时代的华丽转身,为舟山迈向海上交通枢纽加快融入长三角创造了条件。由此,舟山既可以东出浩瀚海洋,连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还可以向西连接宁波、义乌,延伸至宽广的欧亚大陆,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交通是战略性、先导性、基础性、服务性工程,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撑。每一次重大交通项目的完成,势必会催生经济社会的重要蝶变。
随着主通道建成通车,使岱山通过舟岱大桥、富翅门大桥与舟山跨海大桥相连,接宁波绕城高速,向北经杭州湾跨海大桥可直达嘉兴、上海;往西经杭甬高速,直达杭州;向南经甬台温高速、沿海高速,连接台州、温州等沿海城市。未来,主通道还将继续向北延伸,经洋山等岛屿,与规划中的东海二桥相连,直达上海,形成沪舟甬大通道。届时,杭州湾城市的人流、物流从“c”形流动变成“o”形流动,形成环状交通线。对舟山接轨宁波、上海,实现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互联互通、协同发展,推动浙江交通强省和海洋强省战略落地,加快浙江自贸区建设和沿海产业带建设,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纵深发展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舟山也将彻底从传统交通末梢,一跃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海上交通枢纽,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
对于孤悬海中的岱山来说,舟岱大桥就是为其架设的高质量发展大通道,在把岱山岛揽入长三角经济圈同时,更重要的是为浙江大力实施临港产业群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鱼山岛“绿色石化”产业便是一例。
浙江自贸区是全国唯一以油气全产业链建设为特色的自贸区,关键则是鱼山的“绿色石化”。5年前,鱼山岛还默默无闻,岛上常住人口仅余人,原陆地面积只有十几平方公里。5年后,这里已开发面积达26平方公里的绿色石化基地,犹如一个未来工厂,吸引世界的目光。鱼山大桥、舟岱大桥等交通基础设施的相继建成,加速了这个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崛起。目前,鱼山主要发展石化的炼化一体化,即将原油加工成成品油和最基础的化工材料。而这些材料可以作为上海金山区诸多企业的原料,形成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未来的合作空间很大。
在岱山未来发展路径图上,大桥“红利”将不断惠及绿色石化、油品储运贸易、矿石中转等国家项目。岱山本岛西北部、大长涂、衢山南部等关联区域的产业布局将做到有机融合,并通过产业链与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协同发展,引领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一个以江海联运枢纽、自由贸易港区为关键词的港口经济圈将为岱山发展输出源源不断的动力,对优化地方投资环境、发展环境、营商环境起着革命性的作用。
位于舟岱大桥双合出口不远处的岱山经济开发区,正抢抓大桥时代的机遇,引进大项目,推动岱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发区去年引进的高端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该产业园将打造全国重要的石化装备全产业链基地,目前已确定10余家行业内领先的配套企业入驻。”岱山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新的机遇加速而来。对于20万岱山海岛人民来说,大桥的建成通车,意味着他们的生活从此将发生巨大改变。
“以前我们岱山人出岛很不方便,只有渡船一种方式,每次都要排队,还常因大风大浪停航。”岱山县居民孙海华说。曾经岱山县出行不便,每逢节假日,当地三江码头更是挤满了等待摆渡的车辆,等待时间很长,旅游业和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因此受制。如今,岱山老百姓告别悬水小岛的交通不便,满足全天候出岛要求,极大提高岛际交通的便捷顺畅程度。
巨龙腾空,坦途铺就。至此,岱山彻底结束了千百年来与外界只能通过“舟楫往来”的历史。岱山人民的出行也有了更便捷的选择,除了传统的轮渡外,驾驶汽车从双合互通上高速,经舟岱大桥只须10几分钟就可直达定海;再从舟山跨海大桥40分钟就能到达宁波。中午从岱山出发,下午逛宁波天一广场,晚上回家吃晚饭,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岱山人民来说将成为日常。
大桥建成,让当地人们更快地走出去,也让更多的外地游客走进来。主通道项目建成通车后,依托优美的海岛风景和丰富的海渔资源,岱山的海洋风情观光、民俗等旅游休闲业将快速发展。从因海而阻,到因海而兴,交通的变化无无疑是点石成金的关键。在奔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岱山人民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不仅是岱山,这种显而易见的影响在整个舟山也清晰可见。主通道项目建成通车后,与舟山跨海大桥相连,让整个舟山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向纵向延伸,极大地畅通了物流和人流渠道,在加快沿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让舟山在推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优化海岛功能布局,加快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方面更有底气。一副群岛共兴、城乡共富、山海共美新画卷正在徐徐绘就。
以交通发展带动社会发展的“连锁反应”还在继续。主通道项目建成通车,为浙江大力建设海洋强省,做大做强临港先进制造业,做精做特滨海文旅休闲产业,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推动涉海市场主体跨越式发展,努力把海洋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提供了强劲动力。
“加快建设‘牵一发动全身’具有乘数效应的重大交通项目,有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四大’建设、交通强省建设和海洋强省建设等战略部署,是我们国有企业的应有担当。”浙江省交通集团主要负责人表示说。
在国有资本的强有力引领带动作用下,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越加宽广。
匠心精筑引领时代变革
极目远望,舟山灰鳖洋海面,主通道项目犹如一条巨龙正蜿蜒伸展而出,在东海之上腾势而起,不断向北延伸。舟岱大桥三座通航孔桥索塔巍巍矗立,犹如一尊精美的玉瓶,又像一朵洁白的玉兰,在蓝天与大海的交相辉映之下,格外壮观。
主通道项目主体工程由舟岱大桥、鱼山大桥、富翅门大桥三座独立的跨海大桥和一座海上互通组成,建设所需混凝土总量超万立方米,钢材总量超80万吨,相当于3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用钢量,规模位居在建外海交通工程之首。其中,舟岱大桥是迄今为止采用大直径超长钢管桩基础规模最大的跨海桥梁工程,其主通航孔桥为三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跨2×米、全长0米,防撞等级满足10万吨级船舶通航要求,主跨跨径创外海桥梁世界之最;北通航孔桥主跨米、全长米,是国内外最大跨径的节段拼装钢-混凝土混合梁连续刚构跨海桥。
建设如此浩大规模的工程本就不易,看似波波澜不惊的灰鳖洋暗藏汹涌,特殊的施工环境让项目建设难上加难。
“这里位处浙江沿海高风速带,台风季风高发,年均有效工作日仅天,高达94.2%的桥隧比例,百年一遇最大设计流速2.84米/秒。此外,周边航域条件复杂、海底管线众多,又有多个项目同期施工,日均船舶数量高峰期近艘。”浙江交通集团主通道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吴波明介绍说。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我们都憋着一股劲,决心要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吴波明说。随着建设者日以继夜的探索,一幅以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等手段构建全面系统“桥梁工业化”模式的蓝图徐徐展开。
在“桥梁工业化”理念的基础上,以“减少海上作业工序、减少海上作业时间、减少海上作业人数”的“三减少”为原则,主通道项目充分注重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双重耦合效应,对全线结构物开展标准化设计,桥梁上部结构实现%预制,下部结构秉持“少现场多预制,少串联多并行,少变化多统一,少零散多整体”设计原则开展标准化设计。大力推行工厂化生产,有效实现构件集中预制、钢筋集中加工、混凝土集中拌和的“三集中”工厂化管理理念。在主体结构钢筋骨架制造、大临设施工程建设方面,推行模块化施工工艺,实现快速建造的同时降低工人海上作业风险,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围绕“管理效率有效提升,协调环节显著减少、工程范围分类集中”的三项基本原则,推行合理的大标段划分,实现了海域桥梁墩身、整孔箱梁的集中预制与安装,节段预制拼装箱梁的集中预制和安装以及陆域桥梁所有构件的集中预制和安装,工厂化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同时各标段间的施工作业面交叉最少,协调工作量大幅降低。
“工厂预制、岸上组拼、海上吊装”的装配化施工模式,有效降低了海上恶劣气象条件对施工的干扰,也让大型成套设备、先进生产工艺有了用武之地。”吴波明介绍。大到千吨重的桥墩,百米高的桥塔,小到拼接构件,都在预制厂里整件制造、海上拼装,这是中国桥梁建设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
主通道项目装配化施工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为项目施工质量和效率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有效降低了大规模桥梁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为实现“无害化穿越”的建设目标,主通道项目充分发挥装配化施工的优势,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预制装配化桥梁绿色无害化快速一体化工业建造技术,系国内首创。同时,项目还发明了梁体、立柱和盖梁一体化架桥机,实现了全预制构件无便道架设,彻底摆脱了传统“低、小、散”的施工形象,工业化建造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这一技术彻底改变了过去架桥机仅能安装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需占用临时通道并借助其它起吊设备进行安装的做法。”施工人员介绍,该技术和一体化架桥机的应用解决了施工便道扬尘对周边局面造成影响以及土地资源紧张的难题,助力项目实现绿色建设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不仅如此,主通道项目加大技术研发成本,从耐久性设计、工艺管控、质量标准等方面多角度、多目标、多阶段地开展各项实体质量提升工程,形成并掌握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为摆脱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测量技术对GPS信号和进口GNSS定位软件的依赖,项目联合高校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量与监测技术,成为我国首个应用全北斗测量技术的跨海桥梁项目。为解决70米超重整孔梁定点90°转向无障碍搬运,研发了配有88只充气轮胎的1吨轮胎式起重机,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纪录。
以研究混凝土抗腐蚀性、提升结构耐久性为例,主通道项目建立了一座华东地区暴露面积最大、腐蚀分区最全面的混凝土材料野外观测场——东海海域跨海桥梁长期性能提升与保障野外观测基地。基地内涵盖大气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等典型海水腐蚀分区,并策划放置了0多组不同研究方向的混凝土观测样品,只为求出混凝土的“最优解”。
同时,在钢筋保护层控制、钢箱梁桥位焊接质量等众多涉及实体质量的关键环节上,主通道项目更是下足了功夫,开展各项质量提升专项活动。如开展的舟岱大桥钢箱梁桥位焊接质量提升专项活动,实现了项目钢箱梁桥位环焊缝超声波检测一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外观检查一检合格率95%以上。
在“桥梁工业化”理念、装配化施工以及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科技攻关下,主通道项目建设全面高效推进,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也为我国新时代桥梁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打造出新时代桥梁工业化建设新标杆。
数字赋能打造品质工程
在主通道项目预制厂钢筋数控中心,工人只需码放整齐,轻轻按下开关,全自动设备便迅速启动,吞料、剪切、弯曲、下料,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只需要20秒,一个钢筋结构物便完成加工。
“这是我们工艺设备智能化的举措之一。”浙江省交通集团主通道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吴波明介绍,利用智能化设备,每台设备仅需1人操作,一天就能加工近0个钢筋结构物。
而这只是主通道项目打造“智慧工地”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主通道项目创新利用智能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实现了“毫米级”施工精度,于细微之处见真章。
年8月下旬,舟岱大桥正式启动路面施工,与以往的高速路面摊铺不同,主通道项目的路面施工加入了毫米级精度的3D摊铺施工技术。
“采用这一技术,摊铺出的舟岱大桥路面平整度和机场跑道是一样的。”据施工方浙江交工相关负责人介绍,3D摊铺施工技术可有效对路面进行整平作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不仅如此,为了提高路面品质,主通道项目还将采用“智能压实云图系统”。施工过程中,该系统会根据压路机的实时位置及碾压轨迹,生成“云图”,图片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碾压遍数,就像路面的“X光片”,现场管理人员可以结合云图信息,确定现场压路机驾驶员在施工中是否超速、过压或者漏压,及时纠偏,以云技术进一步保障路面品质。此外,每台压路机上配备了“北斗”的GPS卫星技术,确保“云图”的数据准确性。
不止是路面施工,为确保高质量建成,浙江省交通集团主通道指挥部引入了智慧管理手段,从数据真实性、重点工艺监控、管理追溯性、信息分散等难点入手,着力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管控,以匠心打造品质工程。
据了解,利用BIM和互联网技术,主通道项目建立了公路产品信息库,开发了手机、PC端信息实时掌控系统,建立实现进度可视化平台,搭建可视化进度协同平台,利用手机App采集、分析现场数据,实现关键线路和节点工期自动监控和报警。
同时,建立试验检测数据联网监控系统、拌合站生产数据自动采集与监管系统,实现质量管理流程化,原材料报验、取样、试验等程序均实现手机报验,混凝土试块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