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注定要被载入史册。如果说开幕当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是巧合,那么用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倒计时则是神来之笔。
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的结晶。先民们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总结变化规律,有序组织农事生产,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已经先后确定“二至”(日影最长的冬至、日影最短的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初步形成四季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出“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主干“四时八节”。至秦汉时期,《淮南子》已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其名称与顺序沿用至今。
我国当前通用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其中阳历(也叫太阳历)依据的是太阳运行规律,能够直观反映四季变化;阴历(也叫太阴历)则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制定,反映的是月亮的阴晴圆缺。阳历与阴历配合使用就是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便是阳历算法,反映的是四季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与排序大有学问: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季节、气温、降水甚至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四季的不同阶段;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之变;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降水量的多少;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反映动植物等随节候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生动实践。比如,“二至”中的“至”意为极,反映的是太阳直射点运行至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达到极值开始转折的自然现象,实质上正是物极必反辩证思想的体现;而“二分”是昼夜平分线,之后昼短夜长变为昼长夜短,或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反映的是阴阳交替。
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至今流传着“冬至到,吃水饺”“不吃饺子冻耳朵”的说法;春分日,不少人沿袭“春分到,蛋儿俏”的习俗,挑战“竖鸡蛋”的游戏;清明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传承至今的两大礼俗主题。节气与节日、民俗等共存,保持着紧密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冬至等节气已经有了节日的内涵,承载着不同地域的习俗信仰、饮食风尚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苗族赶秋、壮族霜降节等已经成为重要节日。
节气与节日的碰撞,不仅丰富了节气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利于二十四节气的传播传承、深入人心,这为二十四节气彰显时代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年,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式设立,时间定在每年的秋分日。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在秋分日,突出了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的属性,丰富了秋分日的文化内涵,同时展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传统。
(摘编自刘宁《每个节气日都是一堂自然和文化课》)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常识,也是世界汉字文化圈中的背景知识。历史上,二十四节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华文明的早期,先民生产能力增长和人口繁衍,促进了天文气象、农业科技的进步。他们努力探索周围天气和环境变化的原因,用朴素的自然观解释世界,在观察天象、探知节气、形成诊语、识别自然等方面都有初步的发展。
与二十四节气关系最紧密的,首推天文学。古代中国人很重视对天文气象的观测,在对天观测中自然就有了对气象的观测。山西襄汾陶寺古观象台存在于公元前年左右,是迄今发现中国最早遗存的古观象台。其夯土柱是用来构建观测缝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观日出、定节气,可能还有观测其他天体现象的功能。这说明,先民利用两根土柱之间的缝隙观察太阳变化,从而推测季节变化和节气。这在当时属于“高科技”内容,因为这样的观测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空气能见度、经年的位置变化、节气记录可靠性与对比等,这需要天文、气象、地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将反过来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
节气本质上反映一种客观规律,《淮南子》中出现了中国最全、最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和名称,记载了我国*河中下游地区的物候变化。二十四节气产生以后,逐渐形成了严密的知识体系,在中国古代对于社会多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十四个节气对于后世历书制作影响很大,它是中国传统气象学的核心理论之一,逐渐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西汉的《太初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其中编入了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及畜牧业生产与生活带来极大方便。
节气对农业的影响更大,比如,对冬至时刻的细致推算,有利于安排来年的农业生产,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方的冬至具体时刻有所差异。例如,南宋朝廷南迁后,冬至的日影长度就与中原地区有区别。南宋《数书九章》中也有天文历法方面的问题,涉及二十四节气的推算,比如“欲求中间嘉泰甲子岁气骨、岁余、斗分各得几何?”其中的“气骨”就是指冬至时刻。
(摘编自陈正洪《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文化遗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上古农耕时代,是在先民们不断观察天体运行、总结时令气候和物候的变化规律中形成的。
B.阳历依据太阳运行规律,而阴历依据月相的变化周期,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阳历推算的,反映的是四季变化。
C.节气本质上反映客观规律,二十四节气在《淮南子》中名称记载最早、最全,主要反映了我国*河中下游地区的物候变化。
D.冬至时刻的差异主要是缘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不同,对冬至时刻的研究能更好地利于农业生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二至”“二分”既体现了动植物等随节候发生的变化,又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
B.节气与节日既存在不同,又紧密联系,部分节气具有节日的内涵,承载着不同地域的习俗信仰、饮食风尚等。
C.中国古代天文学促进了节气的快速形成,早在公元前年左右就利用两根土柱观测日出、制定出完整的节气。
D.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是《太初历》,它的主要内容是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句与节气无关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请简述材料二的论证方法与行文思路。
5.为何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设《立春》这一节目?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棵树上,一棵树下
刘醒龙
再到簰洲垸,并非一时兴起,而是这些年,心心念念的情结。
出武昌,到嘉鱼,之后去往簰洲垸的路途有很长一段是在长江南岸的大堤上。江面上还是春潮带雨的那种朦胧,离夏季洪水泛滥还有一段时间。在时光的这段缝隙里,那在有水来时惊涛拍岸的滩地上抢种的蔬菜,比起别处按部就班悠然生成的绿肥红瘦,堪可称作俗世日常中的尤物。除了蔬菜,堤内堤外所剩下的就只是树了,各种各样的,一株株,一棵棵,长势煞是迷人。
有百年堤,无百年树。这句话本指长江中游与汉江下游一带平原湿地上的特殊景象。
因为洪灾频发,大堤少不得,老堤倒不得,大树老树只是栽种时的梦想,还没有活够年头,就在洪水中夭折了。年夏天的那场大洪水,让多少青枝绿叶停止了梦想,也让不少茁壮的树木在传说中至今不朽。
第一次来到簰洲垸,又离开时,就曾想过,一定要找时间再来此脚踏实地走一遍。年8月下旬,搭乘子弟兵抗洪抢险的冲锋舟,第一次来簰洲垸。除了几段残存的堤顶和为数不多的树梢,簰洲垸被滔天的洪水彻底淹没。汤汤大水之上的我们,悲壮得连一滴眼泪也不敢流。
所谓美梦成真,就是将日子过得如同美梦一样。由于当年子弟兵的驰援,人们才从最艰难的日子挺了过来,由于三峡大坝建成后对长江上游洪水的拦截,一向狂放不羁的洪水也将凶悍性子收敛起来,哪怕是乘着最大洪峰笔直往东而来,也不得不在簰洲垸顶头的大堤前扭转半个身子往西而去时,一改从前的暴虐,反倒以岁月流逝的模样用浪花之上的江鸥点染一段温情。
最能表现这温情的是小镇边上两棵白杨,还有朋友反复告知的那棵杨柳。
年8月1日夜里,簰洲垸大堤没能顶住洪魔的肆虐,终于溃口了。后来通过视频看到,惊涛骇浪之中,那个名叫江珊的小女孩死死抱着一株小白杨,硬是从黑夜撑到黎明。当子弟兵来施救时,小女孩还不敢放手,一边号啕大哭,一边说奶奶让她抱着小白杨千万不要松手。奶奶自己却因体力不支,随洪水永远去了天涯。洪荒之下,生命没有任何不同。那比狂飙凶猛百倍的浪潮来袭时,一辆辆正在抢险的重载卡车,顷刻之间成了一枚枚卵石,淹没在浪涛深处。一位铁汉模样的将*,同样得幸抱着一棵小白杨。
23年过去,小镇边上的这两棵白杨树,长得很大了。私下里,簰洲垸人,将一棵白杨称为“将*树”,另一棵白杨称为“江珊树”。小镇的人这么说话,听得人心里格外柔软,也格外有苍凉。不由得想得起天山深处的胡杨,华山顶上的青松;想得起西湖岸边的垂柳,洛阳城内的牡丹。
在簰洲垸下游约20里,有个地方叫王家月。年8月21日,自己随一个团的*人十万火急地赶到此地,打响“九八抗洪”的收官之战。险情过后,封堵管涌的几千立方米的大小块石与粗细沙砾,成了平展展田野上的一处高台。
相隔23年,再来时,一场大雨将头一天的暴烈阳光洗得凉飕飕的,在离高台不到50米的地方,自己到站住了。
在高台正中,孤零零长着的一棵小树。正是当地朋友业已念叨过许多遍的那棵杨柳。
相比从前,簰洲垸上上下下堤内堤外一切都好了许多,那两棵白杨从风雨飘摇中挺过来,长成参天大树。那曾经指望3万年后才风化成沙土的块石沙砾高台,才几年工夫就有杨柳长了出来,虽然只有一棵,却更显风情万种。这样的杨柳能长多少叶子呢?远远看过去,大约几千片吧,这是一种希望,希望小小杨柳用这种方式记住当初参加封堵管涌的几千名子弟兵。
曾经在干旱少雨的甘肃平凉,见过一棵名为国槐的大树,年树龄,毫不过分说,那样子是用苍穹之根吸收过《三坟》《五典》的智慧,用坚硬身躯容纳下《八索》《九丘》的文脉,用婀娜枝叶感受了《诗经》《乐府》的深邃与高翔。簰洲垸一带,注定没有见证天地玄*、宇宙洪荒的老树,从东来的长江,由此向西流去,一切见证之事都付与簰洲垸自身。不必等到再过23个23年时,不必等到垒起高台的块石与沙砾变得与周围田野浑然天成时,更不必让小小杨柳和高高白杨都变得千年国槐那样沧桑时,大江之畔无所不在,大水之中万物天成。历经过灾难的白杨全都是周瑜、陆逊那般青壮小伙模样,苦难中泡大的杨柳全都是大乔、小乔一样婀娜姑娘身姿。奋斗百年,走向新的征程,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走向新的梦想,更加令人向往。如同自己刚转过身,就在想什么时候再来看看簰洲垸,看看簰洲垸的两棵白杨、一棵杨柳。还有这两棵树上,还有这一棵树下,安详天空,锦绣大地!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有百年堤,无百年树”是用俗语说明景色特征,表明当地对筑堤防洪更为重视。
B.年那场洪水淹没了簰洲垸,滔天的气势震慑人心,使“我们”害怕得不敢流下一滴眼泪。
C.文中写江珊、奶奶,将*这三个人物形象,目的是表现人类在大自然力量面前的弱小。
D.文中用胡杨、青松、垂柳,牡丹衬托白杨,表明白杨是当地有着代表意义的景物。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再到簰洲垸”道明了自己与簰洲垸的因缘,自然引出对第一次到簰洲垸的回忆。“这些年心心念念”则突出感情的浓烈。
B.作者用特写镜头对准人们抢种的蔬菜,写出了这些蔬菜呈现的生机。这些蔬菜因生长在有水来时就惊涛拍岸的滩地上更显珍贵。
C.文章将年发洪水时簰洲垸被彻底淹没的最象和今天的景象作对比,有对过去洪水凶悍的惨痛回忆。也有对今日洪水得以治理的欣喜。
D.文章善于联想,如由白杨想到周瑜。陆进。由杨柳想到大乔。小乔,以象征手法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既形象生动又内涵丰富。
8.文章中写道:“最能表现这温情的是小镇边上的两棵白扬,还有朋友反复告知的那棵杨柳”,为什么说那两棵白杨,那棵杨柳“最能表现这温情”?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9.尾段由甘肃平凉国槐写到簰洲垸的两棵白杨、一棵杨柳,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
贞观十五年,太宗问魏征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何也?”征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者。然古人云:‘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太宗曰:“诚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节选自《贞观*要·求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
B.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
C.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
D.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刍荛,原指割草打柴的人,文中谏议大夫谦称自己是草野鄙陋的人。
B.三更,古代通常把晚上按两小时为单位分为五更,其中寅时为三更。
C.俯仰,文中的含义与《兰亭集序》中“俯仰一世”的“俯仰”含义不同。
D.舜、禹,二人都是先秦时的领袖,属于“三皇五帝”,为后人所歌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认为,不论是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还是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都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明君和忠臣相处共事,天下方可太平。
B.谏议大夫王珪的看法与《劝学》中“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观点相近,都强调了虚心纳言的重要性,谏议大夫王珪也借此来劝谏唐太宗广开言路。
C.魏征认为不进谏的原因有很多:胆小怕事的人,心存忠直而不能进谏;被疏远的人,怕不信任而无法进谏;贪恋禄位的人,怕不利己而不敢进谏。
D.唐太宗翻阅前朝史书,意识到:当臣下进谏时,如果君主仅仅作出口头上的答复,实际上却终究不肯停止改正问题,这样做终将招致危亡的灾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
(2)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14.文中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①。
少小虽非投笔吏②,论功还欲请长缨③。
①蓟城:唐朝的边疆重镇。②投笔吏:指汉人班超,曾投笔从戎,终以功封侯。③请长缨:指汉代终*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诗人登临燕台,却着一“惊”字,下句点明诗人是因为国家处于战乱之中而惊惧忧思。
B.诗人看见积雪闪着寒光,曙色中旌旗飘扬,这肃穆的景象暗写出*营气势的庄严、*容的严整。
C.颈联前句写前方烽火连天,表现出征战的激烈;后句写蓟城背山靠海,可见此地防守非常牢固。
D.全诗紧扣诗题中的“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与之类似的还有《观沧海》的“观”字。
16.《批点唐诗正声》评价此诗:“全诗充满壮健之气。”请从写景和抒情两个方面分析本诗的“壮健之气”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让我们领略到古蜀文明的无穷魅力。早在唐朝,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提到了久远而神秘的古蜀国。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和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都借助蛟舞动作,极写音乐感人至深,异曲同工。
(3)“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指汉武帝刘彻。唐人诗歌中常有以“汉”代“唐”的委婉避讳方式,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月30日,西藏格鲁派掐丝唐卡艺术特展在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开幕,此次展出的掐丝唐卡和巨幅唐卡,种类繁多,让观众①。
唐卡是藏民族文化中②的绘画艺术形式,有着千余年的历史。掐丝唐卡在继承藏传绘画精细柔美艺术风格的基础上,结合宫廷掐丝珐琅和坛城沙画的工艺特点,形成了③的唐卡艺术风格。在每一幅唐卡有限的画面中,每一条纤细的、变化丰富的线条,就好像是画家的心电图;每一个艳丽而典雅的色块,就好像是画家浓缩了的心灵世界。
根据推介资料显示,唐卡在京举办展览并非是第一次,本次展览时间将截止至11月28日。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很早就喜欢上一个事物,到了迷恋的地步。①,其后多少年中,与欣赏对象只有短暂零散地接触,很不过瘾。终于有一天,目标集中出现,充塞了他的视野,从四面八方裹挟了他,亲昵地簇拥了他。他凝神静虑,全身心地欣赏品味,目接神交。这种情形下,他会有什么反应?我此刻便是如此。眼前便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我长久以来念兹在兹的对象。
无锡老城区的南门外,脚下是一座名为清名桥的、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拱形石桥。古运河就从桥下流淌而过,清澈的水面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吸引着蜻蜓,常常来点水回眸。大理石的银白色桥栏杆被岁月风雨侵蚀,有一些残破斑驳,手抚上去,粗糙而凉爽的感觉瞬间传递到掌心。
端详桥下的流水,②。在我的想象中,早已经多少次走近它的身旁。但像今天这样长时间地行走于它的襟怀之间,这样零距离地观赏它的每一个局部、每一处细节,却是第一次。仿佛一个不惯饮酒的人,平常只是小酌几口,③,于是一种醺醺然便油然升起,充溢于胸间脑际。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22.文中写自己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古运河,为什么先用第三人称“他”来写,而不是直接用第一人称“我”来写感受?
七、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贬任朗州司马,曾写下《秋词二首》,其一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柳宗元谪到永州后,曾写下《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元和十四年(),朝廷召柳宗元回京。只可惜柳宗元多年抑郁,重病在身,无法上路。这年十一月他在悲愤交加中于柳州郁郁而终。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调回洛阳,仕途相对顺畅,至71岁才去世,而且写出了《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等大量传世名作。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参考答案:
1.C“二十四节气在《淮南子》中名称记载最早”错误。原文是“节气本质上反映一种客观规律,《淮南子》中出现了中国最全、最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和名称,记载了我国*河中下游地区的物候变化”,“最早”一说于文无据。
2.BA.“‘二至’‘二分’既体现了动植物等随节候发生的变化”错,原文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反映动植物等随节候发生的变化”。C.“制定出完整的节气”错,原文是“从而推测季节变化和节气”,没有说“制定出完整的节气”。D.“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错,原文是“二十四个节气……逐渐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选项中把《太初历》说成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3.DA.“清明时节”指清明。B.“春分”指春分。C.“露从今夜白”指白露。D.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4.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太初历》,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对于后世历书制作影响很大;引用论证,引用了南宋《数书九章》中的语句,说明古书中也有天文历法方面的问题,涉及二十四节气的推算。行文思路:首先提出观点,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常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完善过程;接着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促进了节气的快速形成;最后通过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论述了二十四节气促进了社会多方面的发展。5.(1)《立春》这一节目与北京冬奥会开幕的时间正好吻合。(2)《立春》这个节目与冬奥会的宣传主题“一起向未来”高度契合,完美一致。(3)《立春》这个节目让中国传统文化闪耀冬奥舞台,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6.DA.“表明当地对筑堤防洪更为重视”错误,“无百年树”在文中是指“大树老树只是栽种时的梦想,还没有活够年头,就在洪水中夭折了”。B.“使‘我们’害怕得不敢流下一滴眼泪”错误,这里主要是写灾情之重,容不得悲伤,“我们”就投入抗洪抢险工作中。C.“目的是表现人类在大自然力量面前的弱小”错误,写江珊和将*是为了表现人类在灾难面前的顽强。
7.D“以象征手法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错误,作者由白杨、杨柳而生发的想象表现了白杨与杨柳历经灾难、战胜灾难后所呈现的美好姿态与蓬勃生命力。
8.①当比狂飙凶猛百倍的浪潮来袭时,这两棵白杨从风雨飘摇中挺过来,挽救了人的生命。人们将两棵白杨分别称为“将*树”“江珊树”,体现了对那段洪水肆虐时光的不能忘怀,对白杨树的感恩。②在块石沙砾高台中长出来的那棵杨柳,是对带给百姓生的希望的子弟兵的纪念,也是人类劫难过后美好生活的象征。9.①由甘肃平凉国槐写到簰洲垸的白杨、杨柳,揭示簰洲垸的白杨、杨柳的文化意义。②写甘肃平凉国槐是为了衬托白杨、杨柳,引出时代特征,表现其在抗争中创造历史的时代意义。③使文章层层深入,升华主旨,抒发对克服困难、战胜灾难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歌颂。
10.D句意为:我常想,人臣要劝谏,动辄害怕有死亡之祸,这和赴鼎镬被烹杀、冒刀剑被斩杀又有什么两样?因此忠贞的臣子,并非不想竭尽忠诚,竭尽忠诚实在太难了。所以夏禹听了好的意见要拜谢,岂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11.CA.“文中谏议大夫谦称自己是草野鄙陋的人”说法有误。“纳刍荛”指施*者应向普通老百姓了解情况,征询意见,不耻下问。B.“其中寅时为三更”说法有误。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D.“禹属于‘三皇五帝’”说法有误。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说法不一。三皇通常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也有古籍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一般认为是*帝、颛顼、帝喾、尧、舜。其中都没有禹。
12.B“与《劝学》中“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观点相近”说法有误。《劝学》中“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是为了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并非指虚心纳谏。
13.(1)近来有人上书奏事,条数很多,我都贴到卧室的墙壁上,出入时看看想想。之所以要这么孜孜不倦,是想把臣下的想法都弄清楚。
(2)首创奢侈淫逸,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金来做。14.唐太宗是一个虚心纳谏、励精图治的明君形象。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参考译文: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正直的君主和忠直的大臣相处共事,就像鱼得到了水,那么天下就可以平安无事了。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过失,希望凭借你们刚直的议论,以实现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回答说:“我听说木材弹上墨线就能锯得笔直,君主听从规谏就能成为圣主。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必须设诤臣七人,说的话如不被接受,就一个接一个地以死相谏。陛下开拓思路,采纳鄙陋之人的意见,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太宗称赞说得好,下诏规定今后宰相入宫商量处理国家大事,必须让谏官跟着进来,参与处理*事。有话敞开说,一定虚心采纳。
贞观三年,唐太宗对司空裴寂说:“近来有人上书奏事,条数很多,我都贴到卧室的墙壁上,出入时看看想想。之所以要这么孜孜不倦,是想把臣下的想法都弄清楚。我每当一想到治国大事,有时要到三更以后才睡觉。我也希望你们用心不倦,以符合我的心意。”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魏征:“近来朝臣都不议论*事,这是为什么?”魏征回答说:“陛下虚心纳谏,本来应当有话说。然而古人说过:‘不被信任的人劝谏,会被认为是毁谤自己;已被信任而不劝谏,就叫做尸禄。’但是人的才能气度,各有不同:胆小怕事的人,心存忠直而不能进谏;被疏远的人,怕不信任而无法进谏;贪恋禄位的人,怕不利于自身而不敢进谏。所以大家沉默不言,应付着混日子。”太宗说:“这些现象确实像你所说。我常想,人臣要劝谏,动辄害怕有死亡之祸,这和赴鼎镬被烹杀、冒刀剑被斩杀又有什么两样?因此忠贞的臣子,并非不想竭尽忠诚,竭尽忠诚实在太难了。所以夏禹听了好的意见要拜谢,岂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如今敞开胸怀,接受谏诤,你们无须因为害怕而不敢把想说的话说出口。”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饰祭器,当时劝谏的有十多人。制作饮食器皿一类的小事,何必苦谏?”褚遂良回答说:“从事精雕细琢会妨害农耕,编织五颜六色的彩带会妨碍妇女的正常事务。首创奢侈淫逸,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金来做。有了金器还不满足,必然要用玉石来做。所以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等到已做完,再劝谏也不起作用了。”太宗说:“你讲得很对。我所做的事情,如有不当,不论是在刚开始,或者是将做完,都应当及时进谏。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的记载,有时臣下进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终究不肯停止改正。这样下去危亡的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
15.A“惊惧忧思”错误。首联中的“惊”并非“惊惧”,而是震惊、震撼。诗人为边塞豪壮的景象而“惊”:汉营中笳鼓喧喧,震天动地;边塞万里的积雪、飘扬的旌旗等景色雄奇伟丽;虽然烽火连天,但是蓟门稳如磐石,异常雄壮。这一切,让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让他心潮翻涌。另外,“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的说法也不妥。
16.①写景的角度。首联中“笳鼓喧喧”写出了*营的威风,颔联中写到闪着寒光的万里积雪、四方曙色中高高飘扬的旌旗,颔联中写到连天的烽火、气势宏伟的蓟城,所选意象雄奇阔大,景象雄壮奇丽。②抒情的角度。前三联通过写雄壮奇丽的景象,抒发了内心的“惊”,即震惊、震撼,壮怀激荡;尾联借用典故,抒发了想要像终*一样主动请缨、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17.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老鱼跳波瘦蛟舞舞幽壑之潜蛟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18.目不暇接独具特色富丽堂皇19.推介资料显示,唐卡在京举办展览并非第一次,本次展览时间将于11月28日截止。
20.①但因为机缘所限②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③而如今忽然猛饮数杯21.①把“清澈的水面”比作“碧绿的翡翠”,形象的比喻让读者对桥下流水的状态有切身的感受,增强了对大运河的即视感。②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切身体会被美景陶醉的感觉,深刻地突出作者的情感。③在运河描写的内容中加上形象的比喻,丰富了文章内容和语言。(意思对即可)22.①用第三人称比第一人称更客观,对事实的描述更直白、更真实。②以第三人称叙述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对大运河的痴迷。③使用第三人称使叙述范围广阔,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对大运河的情感,更具有普遍性,突显文章的中心,使读者产生共鸣。(意思对即可)
23.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提供了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柳宗元两人不同的人生际遇。其中重点突出了《秋词》《江雪》两首诗歌。
刘禹锡的《秋词》历来为后人称道。诗人改变了古来悲秋的志士失志的实质,认为秋日完胜春朝。因而针对所谓的秋天寂寥之感,来歌颂秋天的生机和美好,意在告诉人们即使在人生的秋天,也要像振翅高举的鹤,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体现了不屈志士的顽强的奋斗精神。柳宗元的《江雪》描绘了天地间纤尘不染、万籁无声,一翁独钓江雪的画面,看似清高孤傲,少了些许烟火气,实则写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而我们人生的理想志趣恰恰在于坚守,在于一种执著的精神。此诗表达了诗人那种脱离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逸情操。因此理应从精神层面上加以领会,认识到这是人生境界中的精神高地,不应认为柳宗元向往离群索居的生活,不然就失之偏颇了。从二人贬谪后的经历看,可以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磨难时,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继续自己的人生之路?刘禹锡的经历告诉我们要不惧艰险、奋发有为,柳宗元的诗歌启发我们困境中自然要有一方精神净土,支撑人生。两位诗人的结局看似不同,诗歌的意蕴看似相反,但从行动和品质上来看,又是辩证统一的,人生的步伐不因挫折而停滞,而要乐观奋进;精神的家园不能因挫败而荒芜,理应高洁纯净。
在行文思路上,鉴于材料的内容有两部分,可分两个层面来论证,可用并列式结构或对比式结构,重点论述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和超凡脱俗的高洁品质,采用典型的例证、引证、比喻论证等,形象辩证地说理,突出新时代的新青年在品与行方面应有的精神气质和踏实作为。
立意:
1.坚守精神高地,不畏艰险去奋斗。
2.精神气质不随俗,奋发进取正当时。
3.灵魂在高处。
4.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