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简单的两个字,蕴含着无尽情,它像那一树一树的花,年复一年地开在我们历史的长河之上,我们置身其中,嗅着它的香味,吮着它的甘露,将心底深处那最美好的愿望寄托于它,一步步地向前走。
小年不“小”,它其实很“老”。伴着论语中的“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穿越历史的隧道,我们邂逅美丽的传说。传说里,灶王爷要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民间每家人的功过。一年一度,机会难得。于是人们满怀虔诚与尊重,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数给予灶君,托其一并带给玉皇大帝。故腊月二十四被称为小年,祭灶成了其主要习俗。
从《礼记·月令》中的“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到《战国策·赵策》中的“复涤侦谓卫君日:臣尝梦见灶君”到唐代罗隐的送灶诗“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我们可以清楚地窥探到小年上祭灶之礼的沿袭。
时光流转,到了清朝雍正年间,小年在时间上有了分化。届时雍正皇帝为了提倡勤俭节约而将腊月二十三的祀神活动与腊月二十四的祭灶活动并为一天:腊月二十三,从而使得小年在时间上有了官家腊月二十三、普通百姓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的“官三民四船五”之说法。岁月走过千年,到了如今,小年已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节日,而是成了一种习俗。现在我们以南北为界,北方大多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多是腊月二十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别的地区,如河南东部和南部的少数村落以及山东莱阳等地,他们的小年是六月初一,布依族人民是六月初六,四川和贵州的部分地区,他们的小年则是腊月三十,浙江、上海的一些地方则是在正月初五。
年年岁岁,尽管小年这一节气的时间一直在沿袭并变化着,但是祭祖这一活动却一直存在,它的地位不曾动摇。在小年这个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中,无论今时还是往日,我们都可以看到祭祖习俗之重,感到灶神之威,悟到小年之兴盛。“民以食为天”,灶神成了人们心中理所当然的一家之主,人们以食供之,也希望其给自己带来丰收、平安和好运。
古时,丰盛的酒食是祭灶必不可少的。和现在春节贴对联略为相似,那时人们在厨房锅台相对应的墙壁上张贴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画像予以供奉,并附以对联,上联:上天奏好事,下联: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这一上一下一横批,寄人们心中所托,含人们心中所望,更彰显了灶神的地位。今日,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民不仅仅只以食为天,或以工、以商、以才……可许是不管以什么为天,归根结底还要以食而活,因此小年的祭灶活动中仍旧是以食物为主。
历经洗礼,老北京的皇城换了新颜,四合院更了新衣,祭灶这一习俗却像那屹立在东方的万里长城一般,依然在一些地方流传着,但较旧时简化不少。旧时腊月二十三,属于北方的严寒还不曾退去,小年依然悄悄来临。晚饭过后,他们的祭灶活动拉开了序幕。
在这里,这一活动由刚健有力的男子进行,他们将室内摆上拭擦干净的供桌,桌子上摆满精心制作的关东糖、糖饼等,然后在室外立一个大杆子,上面布上“天灯”,待一切准备妥当后,男子依照长幼顺序进行祭拜,乞求灶王爷给自己带来好运。河南,地处地大物博的中原,当年的兵家必争之地,现今已经没了兵荒马乱的痕迹。跟着哗啦啦的水流,我们看到的仅有往日节气的气息。这里的祭灶方式很多,在西部的农村地区,很多地方的厨房上张贴着灶神的画像,到了小年,人们会在画像前摆上二十四个火烧,然后焚香祭拜,祈祷来年能有好的收成。而在东部和南部的一些村落,他们的小年是六月初一,那个时候刚收过小麦,他们内心里满是丰收的喜悦,人们在屋内、院子甚至是麦场摆上供桌,上面放着馒头、桃、杏等五种东西,然后再用斗盛满丰收的小麦,并在上面贴上红色的福字,最后鸣响鞭炮祈祷来年收成更好。
在小年从这里走一遭,相信你定会感叹它担得起“地大物博”这四个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很多人眼里江浙沪一带以风景名胜而闻名,殊不知它的小年也是别具一格的。正月初五凌晨,当很多人还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中时,江浙沪的一些地区,人们已经打开窗门鸣响鞭炮了。他们用这种方式过小年,迎财神和路头神,那一闪一闪的亮光、一点一点的喧嚣,真可谓红红火火。
关于路头神,在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元末何五路为抵御外敌光荣牺牲,由此被人们尊为神即五路神。于是,每到小年,人们便早早起来,立好供桌,进行迎接和祭奠,乞求财源和平安。
蒸花馍是小年的又一个习俗。你一定还记得,曾经一条“世间竟有这么美的馒头,你舍得吃吗?”的新闻让人眼前一亮,山东胶东的花饽饽简直美得不像话,恐怕就是热衷并遍尝美食的朋友看了也只会用眼睛“流口水”。
如此耀眼的花饽饽其实就是我们小年的习俗之一-蒸花馍。如今它让人眼前一亮,当初它曾经“叱咤”中原,在中国*河流域和陕西关中农村流传甚广。
三百年前,花饽饽又名香饽饽,是佳节和喜丧之事上的“佳肴”,它们或严肃或瑰丽花哨,用以敬神或走亲戚,从而表示对神灵的尊重和亲戚的关怀。
奈何百年过后,珍品百出,“佳肴”变“稀肴”,“花饽饽”变“花婆婆”,知她懂她爱她者着实太少,许是她真的生气了,便只给众人一个流口水的份儿。
“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这是一首至今还在流传的民谣,透过那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古时的嫁娶之事。古时不比今日,交通便利、事事遂心,太多的顾忌,太多的无奈,嫁出去的女儿就真的嫁出去了,有几分喜便有几分惜……这便是古时小年中的赶婚习俗,传说这一日诸神都上了天,所以没有什么忌讳,出嫁什么的也不用再挑选日子,所以便有了民谣描绘的画面。
梳洗也曾是小年的习俗之一,那时从不理发的人们也会在小年里梳洗剪发,在山西更有女子用开水洗脚这一习惯,寓意洗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也开始注重个人的卫生,这一习惯已然消失。
祖国大,差异自然也大,在小年里,除了习俗上的差异,各地区的饮食文化也不尽相同。
饮食上,我们就先从地处中原的河南说起,在河南西部的一些村落,厨房内常年张贴着灶神的画像,每到小年,人们会在画像前放上二十四个烧饼进行焚香跪拜,乞求来年的丰收。而南部和东部的部分村落则是六月初一过小年,他们会在祭祖之后吃一顿杂烩菜,里面有肉、青菜、粉条、海带等,气氛非常欢快。与河南南部地区相同,山东的莱阳也是在六月过小年,不同的是他们在当日吃的是用新面做的馒头和饺子,预示着一切焕然一新。
另外在贵州遵义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有过小年的习俗,他们在饮食上不以面食为主,而是吃一些糯米糍粑和猪、羊、牛肉等。到了江浙一带,人们在这一天把饴糖拌上米粉做成元宝形状的“糖元宝”,看起来活灵活现像真的一样,不过他们不吃,而是供奉灶神,乞求财富。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虽然起源之时的小年是属于汉族人民的节日,不过历史延续到今日,小年已经不仅仅是汉民族的节日了,如贵州布依族聚居地的人民,他们在小年里除了祭祖,还有丢花包、议郎等活动,格外有趣。
小年一一简单的两个字,蕴含着无尽情,它像那一树一树的花,年复一年地开在我们历史的长河之上。我们置身其中,嗅着它的香味,吮着它的甘露,将心底深处那最美好的愿望寄托于它,一步步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