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俗话说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啥意思
TUhjnbcbe - 2023/8/27 22:21:00

俗语来源于民间,因此多数都与农村、农事有关,俗话说“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秋分又到底分的是什么?又说的到底是什么不露头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今年的秋分交节时间是公历的9月23日,也就是农历的八月二十八。

大家知道,一年分四季,即春夏秋冬,一季三个月约90天的时间。每个节气十五天,也就是说一季正好有6个节气在里面。秋季由立秋节气开始,依次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了“霜降”秋季也就过完了,下个节气就该进入冬季了,“秋分”正好是自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也是白天和夜晚时间平均的节点,因此称为“秋分”。

“秋分”和“春分”一样,分的是时间点,在这天昼夜平分,此两天昼夜相等,古时统称为“日夜分”。这两个节气又正处于立春与立夏、立秋与立冬之间,把春季和秋季各一分两半,因此也有据此来解释春分和秋分的。

在物候现象上,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五天,三侯十五天,正好一个节气。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因此,秋分后就不会有雷声了。二候蛰虫坯户。秋分以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三候水始涸。到了这个时间已接寒露节气,天气就会变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节气正是秋季作物成熟的季节,这时的人们秋季的庄稼多已收获到家中,又要开始平整土地种植冬小麦等农作物。那么,俗话说所说的“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又指的是什么呢?

这也是俗语的不好理解之处,其实,我们明白了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气候条件反映及物候现象,也不难理解了。秋分是秋季作物成熟的季节,如果此时农作物因一些特殊原因还没有露头结出果实来,就要割了当作饲料喂家畜了。毕竟秋分已过,农作物生长缓慢,天气越来越冷,又影响下一季的农作物种植。因此,也就有了“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的说法。

俗语毕竟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都有着一定的道理在里面。多多少少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和警告,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该收获的季节要及时收获,既便不成熟也要收取以做动物的饲料,等来等去也不会有什么产量,只有延误农时影响下一季的收获!

1
查看完整版本: 俗话说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