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场的春雨,打落了桃花,送来了飞燕,浇醒了草木和大地,清明不知不觉到了。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仲春与暮春之间,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是它的两大习俗,传承很多年了。
清明节是四时八节之一,自然与其他民俗节日不同,不单有自身专属的特点,同时还承载了很多寒食节与上巳节的相关习俗,像上坟、踏青和一些饮食习俗等。另外它又处在深春,很多养生的习惯也要遵循。比如说饮食要遵循阴阳平衡的原则,穿衣服要记得下厚上薄等。其中较为重要的“2防3吃4忌”别忘了做,尊重老传统,祈福除霉运,寓意平安健康福气来。
2防
第1个防:防过敏
进入4月,芳草碧绿,百花盛开,再加上适宜的温度,人们更愿意在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景。无论是去扫墓祭祖还是去采野菜、放风筝,记得要防止过敏。
这个季节的鲜花是齐放,即使不处在花海中,但是体质较弱的人也容易过敏。因为春风会把花粉吹过来,花粉飘浮在空中容易被吸入导致身体不适。
这个季节是万物生发的季节,细菌也会大量繁殖。再加上皮肤干燥,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荨麻疹等。建议不要长时间呆在户外,不要接触被污染的水源、土地等,也不要入人多的地方。
第2个防:防湿气
老天爷也知道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清明时不时地下点小雨。户外待的久了,穿着潮湿的衣服,再加上湿漉漉的空气,很容易导致人体内湿气过重。平时不注重保养的人这个季节就容易腰部、肩膀酸痛,身体也沉重,整天都乏力。
我们记得要养成规律的作息,坚持适度的运动,少吃油腻厚重的食材,多吃一些山药、薏米、红豆、冬瓜等。
3吃
第1个吃:尝鲜
春天万物生,当然少不了香椿、荠菜、马兰头、艾蒿、榆钱这些野味了。这些野菜不仅可以为人们改善口味,提供营养,还有很多好寓意。比如说榆钱,吃了会赚很多钱,财富滚滚来;荠菜,吃了发财;马兰头,吃了当头头,升官发财等。其中人们最喜欢的是青团,软糯可口。不过不同地区做青团用的食材和方法也有所区别。
在安徽,人们会做蒿子粑粑。用艾蒿或者是芦蒿,洗干净,剁碎,揉到糯米粉粘米粉中,揉成团。放入用香干猪肉做成的馅,煎至金*。
第2个吃:吃“元宝”
在我国很多地区清明节有吃鸡蛋的习俗,有“清明一个蛋,一年都健康”的说法。鸡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营养,也有好的寓意。鸡蛋在民间被称为“元宝”,吃鸡蛋就相当于进财。
鸡蛋需要提前一天准备,用清水煮熟,再放入清明时采的茶叶,加点盐、八角、花椒煮到鸡蛋入味。泡一夜,剥开鸡蛋有花纹最好。有纹路的鸡蛋在民间有“甜条大路通财”的说法。吃的时候一次要吃2个,寓意好事成双。
第3个吃:吃面条
清明节也有吃面条的习俗,面条容易消化,做起来也方便,是很多人的选择。
面条在我国有“长寿”的寓意,让大家吃一碗面条也是希望家人都健康长寿。
面条长、直,寓意“条条顺”,希望以后的生活、事业、学习都顺畅。
有些更讲究的人会加点牛肉、番茄、大虾等,希望日子牛气冲天、红红火火。
4个忌
第1个:忌穿艳丽的衣服
只要穿衣服得体,穿什么颜色都是别人的自由,但是在清明节这一段时间建议不要穿艳丽的衣服,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清明祭祖扫墓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过于艳丽的衣服会显得举止轻浮,遭别人反感。
②清明节时温度回升,再加上雨水多,很多虫子都飞出来了。它们喜欢艳丽的服饰,万一飞到身上导致过敏、感染疾病就不好了。
第2个:忌带不适合的供品
有些人活着的时候喜欢吃葡萄、石榴、梨子等,去世后家里人还会记得他们的喜好,会带一点过去祭拜。
清明节带祭品是有讲究的,籽多的、成串的都不可以带。它们有多子多福的寓意,当供品摆会不吉利,对子孙后代不好。
摆放的供品不能偷吃,要摆单数。等结束后带回家菜类重新入锅,水果要清洗去皮食用。
第3个:忌动坟上土
清明节和平时的祭拜有些不同,平时祭拜带点纸钱、供品、鞭炮就可以了,而清明节需要带铁锹等工具。清明节需要修补坟,给坟添土。添是加的意思,是不允许动坟上面以及四周的土。添土相当于进,老一辈人都认为进比出好。添好土后记得不能拍坟,这相当于拍先人的头,不尊重先人,也易导致先人不高兴,不庇佑后代。
第4个:忌扫墓后走亲戚
祭拜先人后就没什么事情了,有些人想去拜访一下家中长辈,这个也是不可以的。因为墓地被人们认为是阴气之地,扫墓后身上可能沾染了阴气。如果去拜访亲戚,可能会把霉运等带给别人,不吉利。
结语:这些习俗有些看起来有点封建迷信,但是都饱含了人们对健康、平安、财富的向往,尊重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