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医院儿科主任
膏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辨证处方的中药材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半流质稠厚膏状剂,具有滋补强壮和治疗疾病双重作用。相对于汤、丸、散等剂型,因其可以将药物加工浓缩,并使用糖类进行矫味,更易被儿童接受。
生活中常见的川贝枇杷膏、楂梨膏、以及冬令膏方等,都是膏方。
当代膏方俨然已成为中医界的“新宠”,
其独特的补益、治疗双重功效,
从内科至儿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儿科膏方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史……
它的出现晚于成人膏方,
唐宋时期开始有文献记载将膏方用于儿童疾病治疗;
金元时期儿科膏方进一步发展,开始作为一个独立剂型录入各大方书之中;
明清时期,儿科膏方的应用进一步普及,呈现出许多新的特色。
秦汉时期是儿科内服膏方发展的萌芽阶段。
在此阶段,尚未有膏方在小儿防病调治方面的具体记载,
但出现了用于成人疾病治疗的内服膏类制剂,如大乌头煎、猪膏发煎等,
且有早期膏方制备的基本思路,如“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煮膏,当三上三下,以泄其焦势,令药味得出。上之使匝匝沸乃下之,下之取沸静乃上……”
这些均为膏方在儿科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唐代开始出现儿科疾病治疗的内服膏类方。在此时期,某些“煎”类制剂,如疗子母五痫煎方、八味生姜煎,即是儿科膏方的早期形式。早期膏方并未有滋补强壮的特点,仅仅作为中医八大剂型之一用于临床疾病治疗。
制备方法各异,但加工强调应煎如饧或饴,赋形剂以蜜、酥为主,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
宋代秉承唐代膏剂的制备方法,在膏方的制流程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包括取汁、浓缩、成膏等程序;赋形剂更加丰富,有蜜、酥、鹿角胶等。
膏方的病证适用范围逐渐扩大,治疗涉及小儿发热、咳嗽、惊痫、疳积、麻疹、鼻衄等疾病,也有少数膏方用于小儿慢病、虚证调补,如专治小儿慢惊的辰砂膏、用于小儿脾胃虚弱的掌胃膏等。
在命名上,“膏”逐渐取代“煎”。
金元时期的儿科膏方基本沿袭唐宋风格,在命名上“膏”完全取代“煎”字。
膏方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剂型被录入各大方书之中,如《活幼心书》中单列“丸膏门”对儿科膏方进行记载。
为方便贮存,常有医家将煎膏制成丸药剂型使用,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这是古代儿科膏方在加工处理方面的一大特色。
明清时期儿科膏方的记载明显增多,百家争鸣,各有特色,呈现出七大特点:
1相关论述增多
不少医书中有关于膏方在概念、制作方法、功效主治等方面的专门论述,比较有名的当属明代龚延贤所著《寿世保元》,膏方在体虚与病后调补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充分认可。
2名称相对统一
儿科膏方的命名更加明确,均以“膏”命名,如二*膏、集雪膏等。
3工艺日臻成熟
膏方制备方法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工艺流程,包括浸泡、煎煮、浓缩、收膏、贮存等程序。
4经典名方迭出
善用经方,多方相融,在临床应用中更加重视辨证用药及顾护脾胃,且不拘泥于补益之效,广泛用于儿科各种虚实类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许多经典名方,如参砂膏、助胃膏、保婴五疳膏等,其组方特点及配伍思路对现代儿科膏方的应用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5膏方丸药并用
在此时期,以膏方制成的丸药不单纯为方便存储,更是考虑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及丸药“缓也”的特点,多用于体质虚弱患儿的病后调理以及毒副作用较强的中药膏方的加工处理。
6发扬药食同源
儿科不少膏方中药食同源之品或单独使用、或与药物合理搭配,用于临床疾病治疗和体质调理,如《童婴类萃》中的二仙膏,用陈川米和山药制成。
7“开路方”萌芽初起
部分医者在治疗儿科疾病时,尤其是面对虚实夹杂类疾病时,常先使用汤剂祛除实邪,再辨证使用膏方进行缓慢滋养。
至此,膏方成为继汤、丸、散等剂型之后儿科疾病治疗的临床常用剂型之一。
栏目介绍: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号召,做好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工作,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中医新语》报道专栏,栏目设置了和两个板块,围绕普通中医从业者和中医大咖访谈,时节养生保健等,展示新时代的中医形象,讲好新时代的中医故事,做好接地气的中医科普,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认可中医。
申报要求:1、中医药行业从业者;2、具有医学(药学)背景,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3、被采访人有一定的故事性。投稿要求:科普文章要求字数在字以内,内容为原创;短视频MP4格式,大小不超20M,分辨率不高于p,时长2分钟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