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民俗学者解端午防疫意涵望民众更认真过节
TUhjnbcbe - 2023/7/22 22:34:00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题:民俗学者解端午防疫意涵望民众更认真过节

中新社记者应妮

年的端午之际,民众除了品食粽子之外,或许还能从中领略另一层深意。在25日的一场直播中,多位民俗文化学者均认为,端午节可以被视为卫生节、防疫节,在时下的抗疫状态更有意义,也更值得认真过这个节。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对话民俗——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文化”25日在线上进行网络直播。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端午节采药辟邪的传统亦是由来已久。自先秦时起,古人就认为农历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端午来临之时正值仲夏,气温较高,各种蚊虫出没活跃,容易传播疾病。有民谚道:“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古人挂菖蒲、插艾草,并用这些药草沐浴。端午节时,艾草、菖蒲和雄*三味中药一起用,场景是这样的:据《帝京景物略》载,“五月五日,渍酒以菖蒲,插门以艾,涂耳鼻以雄*,曰辟毒虫。”

苏轼在《六幺令》中有“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诗句,欧阳修的《渔家傲》则以“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描绘出宋朝端午盛况。千百年来,居安思危的中国人将避疫、防疫意识巧妙地融入一年四季的节庆之中,并将其上升为一种仪式化、审美化的民族心理。

在直播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认为,传统节日无论形式怎么变,但是精髓和核心不能变。在他看来,端午的核心即在于守护生命健康,驱邪送祟是其中应有之义。而端午节和中国古人对中草药使用关联密切,这也是中华优秀的药石传统文化,值得专业人员进一步加以研究。

传统节日衍生到今天不可避免会产生种种变化。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兼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萧放看来,传统节日正是在传承中变化,在变化中传承,方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形式可以随地域、环境不同而变,但传统节日最终极的仍是处理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

他希望民众在吃粽子之余,还能对端午节有更深刻理解,这既是卫护生命的节日,也是文化传承的节日,由此能过一个不一样的节日。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则直言,端午节是一个卫生的节日,在今天抗疫的状态下更有意义,更值得民众认真地过这个节。

事实上,古人的防疫习俗,或许在今天不太适用。但端午节在夏天带来的仪式感、传统节日中程式化的内容,能从精神层面提醒今人更要重视防疫,尤其是在年全球面临新冠疫情的新当下: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米社交距离。

端午快乐,端午更要安康。(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俗学者解端午防疫意涵望民众更认真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