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6月3日,余杭良渚街道在港南村举办“非同凡响野趣端午”第二届非遗文化节活动,通过非遗项目展示与体验、非遗项目展演等活动内容,为广大游客献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让这个粽意飘香的小长假更多了一层文化味。
穿过道旗装饰的村道,不少村民和慕名而来的游客已经在展览区游览非遗的“老物件”。会场内,虎头鞋、花烛、铁铸农具、织布机、土烧酒、五彩捻绳等良渚乡村非遗的宝贵财富一一“登场”,更有香囊手作、木刻印刷、端午裹粽等体验项目,让游客“沉浸式”了解非遗文化,弘扬非遗传承精神。
非遗节裹粽子体验
独具匠心的展演活动体验感十足,让市民游客在打卡良渚美丽乡村的同时,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魅力。越剧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江浙一带一直广受欢迎,杉河听曲也成为了良渚非遗文化节的特色项目。午饭过后,“戏曲码头”前已聚集了不少游客村民。这次非遗节特地邀请越剧表演老师,现场表演传统经典剧目,让游客在绿意葱茏的水杉河边听上一曲,在婉转悠扬的戏曲声中体会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码头戏曲
近年来,良渚以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为重点,打造出地方特色文化品牌,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场,数名非遗志愿者为游客介绍非遗手工艺品的制作和由来,卢伟娣老师是其中的核心成员。多年来,卢伟娣老师致力于本地传统文化保护和研究,亲自创办乡恋民俗文化艺术馆,里面陈列着屏风、花烛、灯笼、布机、农具等种类丰富、数量可观的非遗老物件。“在良渚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文化、技艺都是值得传承和发扬的。今年的非遗节更注重体验,希望能让来过良渚的人都能有所收获、有所记得。”卢伟娣说。
端午香囊手作
眼下,良渚将以常态化开展非遗节为契机,结合“三服务”,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搬上舞台,融入到农文旅产业发展中,在丰富美丽乡村文化底蕴的同时,让游客“慢”下来领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将非遗传承保护与农文旅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非遗文化元素,致力打造良渚文化新标识,推动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良渚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