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古代耕织图主要由耕织图绘与耕织图诗两部分内容构成,其中“图”与“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外在形式层面的相合与并置,内容表达层面的“文”由“图”生与“图”“文”互补,内在意象层面的教化意涵表达与共鸣。中国古代耕织图之所以采用图、文相合的创作方式,与其作为重农劝农传统的产物,意在教化劝农有直接关系。而这一模式,又深刻体现出图像与文字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各自优势、特点与互补性。
关键词:耕织图;图文并置;图文互补;意象共鸣;教化与象征
作者:王加华,博士,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作
者
简
介
王加华,男,年生,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副社长,《民俗研究》杂志副主编、《节日研究》(辑刊)主编。主要致力于农业史、图像史学、区域民俗学研究,在《文史哲》《史学理论研究》《民俗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以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子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项目,多次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
图像与文字是人类把握并表达世界的两种重要方式。作为不同的表达形式,图像与文字各有其优势,所谓“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由此,就表达世界而言,基于图像与文字各自的优势与特点,两相结合才能形、意兼备并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正如南宋大史家郑樵所言:“图,经也,书,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人;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历史上,图像与文字的关系经历了分分合合的发展过程,从绘画史的角度来看,大约经历了先秦之前的语图一体、先秦至隋唐的语图分体以及宋元以降的语图合体三种形态与阶段。语图合体,简单来说即图像与文字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之中且表现出一种对话互文关系。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画关系,集诗、书、画于一体的文人画是其典型代表;二是叙事性文图关系,明清插图戏曲与小说是其典型体现。单就诗、画一体的文图相合的表现形式来说,除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