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元宵节的18个习俗,最后一条千万要记住别 [复制链接]

1#
北京有哪些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znlvye.com/

1:赏花灯

元宵节的习俗之一是赏花灯。人们通过挂起彩灯来庆祝元宵节,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花灯在夜晚点亮,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祝福的同时,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在汉文帝时,官府就下令将正月十五正式定为元宵节。汉代的元宵节为一天,到唐代时就变成三天,到宋代则长达五天,到了明代,更是从初八点灯,一直到农历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到了清代,节期又缩短到四五天。

2:猜灯谜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人们在彩灯上贴上写有谜语的纸条,供人猜。猜灯谜既能启迪智慧,又能营造节日气氛,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乐趣。猜灯谜活动还可以增加人们的互动,人们可以一起猜谜,增加了彼此间的交流和互动。

猜灯谜最早出现在宋朝,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测。

3: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元宵节妇女相继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可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古代女子很难有出门的机会,元宵节是她们少有的可以游玩的机会。她们身着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散步,直到夜半方回。

4:吃元宵

吃元宵是元宵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家家户户都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不同口味和风味,有汤煮、油炸、蒸食等多种选择。吃元宵象征着家人团聚、幸福美满的美好祝愿。

“元宵”是北方人的叫法,南方人叫“汤圆”、“汤团”。因为这些名字与“团圆”发音相近,所以就去团圆之意,借十五月圆之夜,希望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5:迎紫姑

迎紫姑是元宵节的一个习俗,民众为了表达对紫姑的怀念和同情,在这一天会祭祀紫姑,并扎其像之祭拜。这是对弱者的同情和善良,也是对死者的怀念和祈福。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贫穷、善良的姑娘,相传她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妾,因为主妇妒忌,在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6:逐鼠

逐鼠是正月十五的传统民俗活动,通过米粥喂老鼠,寄托着人们丰收的希望。

古代人家家户户养蚕,老鼠经常在夜里把蚕吃掉。于是人们在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这样它们一年都不会吃蚕了。逐鼠如今已经演变为祭祀,寄托的是人们丰收的希望。

7:踩高跷

踩高跷是元宵节的一项古老的民间技艺性表演。踩着高跷可以行走自如,还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踩高跷是民众自发组织的一项活动,是为了庆祝元宵节。表演者把长木绑在腿上行走,还能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如劈叉、跳凳、舞刀弄枪等。踩高跷的目的是为了庆祝节日、增添欢乐气氛,同时也展示了民众的智慧和勇气。

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8:划旱船

划旱船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传统习俗,表演者通常是姑娘,他们把假船套在身上,做着划船的姿势,一边跑一边唱,一边舞。整个表演充满了欢乐和音乐的节奏,给人们带来愉悦和节日氛围。

9:打太平鼓

打太平鼓是元宵节的一个传统项目,也是庆祝各种节日的活动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为了增加节日的氛围,很多地方都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活动。打太平鼓虽然现在的人比较少,但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它仍然保留下来,并且被人们喜爱和传承。

10:祭门祭户

祭门祭户是元宵节的一个习俗,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11:偷菜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苗族一带,正月十五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愉来的荣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即可。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12:听香

元宵节有很多有趣的习俗,其中之一就是“听香”。这是一种预卜姻缘或祈福夫婿出门做工、讨海、过番平安赚大钱的习俗。人们会点燃香烛,烧香祈求神明指点迷津,然后手持香按占卜,最后回到自己家中,听别人说些吉祥的话语,以得到幸运的预兆。

13:走三桥

元宵节的习俗之一是“走三桥”。妇女结伴相行,或拖儿携女,或挟持婴儿衣衫走过三座大桥,认为可实现一年保平安,求生贵子,祈祝幼儿祛病消灾等愿望。这是一种祈求保佑和平安的习俗。

14:穿灯脚

元宵灯节在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那一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

15:枣糕

枣糕是豫西地区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它寓意着吉祥如意和美好的生活。枣糕口感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等营养成分,有补脾和胃、增加肌力、养颜防衰的功效。人们喜欢用枣糕来暖胃,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枣糕的制作过程独特,制作工艺考究,因此备受欢迎。

16:元宵茶

元宵节习俗之一是吃元宵茶,这种茶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它将各种菜和水果放入热汤面中,就像古代的“元宵粥”一样。元宵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且不油腻,有中和酸性体质的作用。

17:捏生肖

捏生肖是山东荣城的风俗习惯,一般是以黄豆细面作材料。生肖的姿态可以即兴发挥,加上一些蔬菜的种子和叶子,象征“五谷丰登”。人们在元宵节捏生肖,希望爆出灯花,灯花越大越吉利,预示来年大丰收。同时,捏生肖也寓意着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祝福。

18:不要借给别人钱

元宵节不要借给别人钱,据说这样做的话,会把你的运气借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