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会议报道middot第1天广州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西雀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编者按

由中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中医院细胞分子诊断中心、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细胞病理与分子诊断委员会主办的“逸仙先天遗传病基因诊断高峰论坛暨儿童内分泌及遗传代谢病的分子诊断与临床新进展学习班”今天在广州正式开幕啦,请看小编现场发来的火热报道。

开幕式

梁立阳教授

中医院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中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主任、本次大会主席梁立阳教授致开幕词,首先感谢各位线上线下参加本次学习班的同道,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特殊的年即将过去,在疫情常态化之后,我们如约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场学术论坛。随着基因组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基因测序应用于基因诊断、个体化诊疗以及疾病预防等多个方面,已成为健康管理非常重要的部分,甚至可能会改变我们临床诊断模式。为了跟进这一发展趋势,我们学习班准备了丰富的内容,有临床热点问题、分子诊断、前沿领域基础进展等等,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增进友谊、共同进步。

欧阳能太教授

中医院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遗传性肿瘤标志物协作组副组长、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细胞病理与分子诊断专委会委员、中医院细胞分子诊断中心主任欧阳能太教授致欢迎词,随着精准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在遗传相关的精准知识方面有了很大积累,如何将最新的研究运用到临床、服务于广大患者是我们共同的努力目标。我的团队会将近期研究成果进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同仁的到来。

下面是各位专家老师的精彩演讲

马华梅教授

医院

质谱联用技术类固醇代谢组学分析在肾上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质谱联用技术类固醇代谢组学分析可作为新生儿筛查手段,可能作为新方法代替现有方法、广泛临床应用,尤其肾上腺疾病。类固醇监测要求监测特异度高、灵敏度高、准确性高、通量高且无创伤性。类固醇检测方法包括最初传统方法和质谱分析法。质谱联用分析法可将色谱、质谱联用,发挥各自专长,使分离和鉴定同时进行。色谱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GC-MS)、液相色谱-质谱(LC-MS)和毛细管电泳-质谱(CE-MS),其中GC/MS和LC-MS/MS为互补关系。

GC-MS是“全扫描”工作方式,检测包含所有类固醇排泄,反应较长时间的情况,其可能继续发挥卓越作用,如发现新的类固醇代谢组,或非侵入性、综合了解已知的类固醇合成疾病。LC-MS/MS作为靶向检测的选择,可同时检测多种项目,采血量少;但为某个时间点,可能需要多次采血。马华梅教授结合多个疾病对质谱联用技术类固醇及代谢物检测的样本处理、检测方法及分析方法做了详细讲解。

袁海明博士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分子诊断及经验分享

神经发育障碍(NDD)包括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孤独症谱系、癫痫、注意缺陷、多动等,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导致NDD的致病基因、致病位点和遗传方式均不同。小儿NDD遗传诊断指南建议的辅助检查有细胞遗传学分析、NDD相关综合症筛查、遗传代谢疾病尿/生化筛查、神经影像学检查。但是通过以上各项辅助检查,仍有40%-60%NDD患者致病原因不明。综合应用多种遗传学方法对先天缺陷患儿进行诊断非常重要。多数NDD主要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脑发育,而某些NDD疾病病程却是呈现退行性病变,预后差。

袁海明博士结合3例临床病例对分子诊断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中的应用进行了细致详尽分析,最后袁博士指出WES对NDD患者遗传病因诊断具有强大的临床功效,基因组有许多三倍剂量敏感的基因待进一步挖掘,同时基因拷贝数变异(CNV)解读非常重要。

刘丽教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基因检测在儿科遗传疾病中的应用与经验分享

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物质分布在染色体和线粒体中。基因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分为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遗传病分为染色体病、单基因病、线粒体病、多基因病和体细胞病。基因突变是指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可导致基因序列或结构改变,单基因是单个基因突发引起的疾病,通常指核基因突变。单基因病类型是由父母遗传或自发突变,分为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基因检测是利用体外扩增和测序技术获取DNA拷贝数和碱基序列信息。基因检测方法包括一代测序、二代测序和三代测序。不同的基因检测方法针对不同的基因突发类型,合理检测方法的选择对检出基因突发至关重要。

刘丽教授结合3例临床病例对基因检测在儿科遗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做了详细分析,最后强调任何一种基因检测方法均有适应症和局限性,应根据病例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基因检测方法。如果高度怀疑为某疾病,而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可考虑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核,同时应注意单基因病特殊类型,精准诊断、遗传咨询。

苏喆教授

医院

家族性男性限性性早熟

家族性男性限性性早熟(FMPP,OMIM:#),由位于2p21的LHCGR基因激活性突变所致,AD,临床表现为仅男性受累的同性外周性性早熟,多数病例在4岁前(多1~3岁)出现第二性征,长期高雄激素暴露可继发中枢性性早熟,未治疗的病例由于骨骺过早闭合而导致成年矮身材,成年可出现生育问题,睾丸活检见曲细精管异常,个别可有无精或少精伴FSH上升,成人有睾丸精原细胞瘤、睾丸腺瘤、Leydig细胞结节样增生等报道。FMPP需与体细胞系LH受体激活突变、G蛋白激活突变所致疾病相鉴别。针对FMPP的外周性性早熟,可采用类固醇雄激素拮抗剂(甲羟孕酮、环丙孕酮)、单纯雄激素拮抗剂(比卡鲁胺)、雄激素合成酶抑制剂(酮康唑)、雄激素合成酶抑制+雄激素受体拮抗(螺内酯)、芳香化酶抑制剂等,目前比较推荐芳香化酶抑制剂(有条件可联用雄激素拮抗剂),继发中枢性性早熟可加用GnRHa。

李燕虹教授

医院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诊治进展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是因GNAS基因(20q13.3)失活性突变(Gsα蛋白活性降低)所致,可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状(低血钙、高血磷等)。按肾近曲小管对PTH的反应可分为PHP-I型(尿cAMP排出不增加)、PHP-II型(尿cAMP排出增加)。临床表现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如肢端、面部麻木、刺痛、鹰爪状手、喉痉挛、低钙性眼外肌痉挛等;神经系统症状,如低钙、基底节钙化等;牙齿、骨骼异常;异位钙化、异位骨化(骨瘤)、AHO(矮小、圆脸、肥胖)、多种激素抵抗等。临床诊断需与VitD缺乏、肾小管疾病、其他GANS基因相关疾病等相鉴别。治疗与甲旁减类似,目的在于维持血钙正常(正常低限),降血磷(降钙磷乘积55mg^2/dL^2),降低PTH水平(不一定要在正常范围),避免高钙尿症(比甲旁减少见),避免远期肾、骨骼并发症等。

孟哲教授

中医院

LAGH的发展及其临床优效性

长效生长激素技术多样,有微球包裹缓释(通过微球缓慢释放GH来延长其作用时间)、前药修饰(将GH与载体可逆结合,进入体内后缓慢解离)、PEG化(将GH与大分子PEG结合在一起)、融合蛋白(将GH与其他蛋白融合在一起,进入体内后解离释放出GH)等。目前生长激素临床应用广泛,国内指南推荐可在GHD、ISS、SGA、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移植前、Turner综合征、PWS、Noonan综合征、SHOX基因缺失、短肠综合征等疾病领域应用,改善矮小儿童的终身高。长效生长激素在临床应用,可改善短效生长激素每日注射带来的漏针现象。现有研究表明长效生长激素治疗后不良反应谱与短效一致,治疗效果与起始治疗年龄和骨龄有关,起始治疗的年龄和骨龄越小,身高SDS改善越明显。

周一鸣教授

中医院

单细胞RNA测序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人体内自己的免疫系统攻击自己身体正常细胞/组织/器官的疾病,即正常免疫能力下降,而异常免疫能力突显。主要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天疱疮相关疾病等,涉及风湿免疫科、皮肤科、呼吸内科等多个科室。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的致病基因有PTPN22(类风湿关节炎等)、NOD2(克罗恩病)、IL23R(炎症性肠炎等)、CTLA4(1型糖尿病等)、CD25(多发性硬化等)等。流式细胞技术主要利用免疫细胞膜蛋白进行分析或分选,无法通过胞内蛋白(如转录因子等)进行分析或分选,且无法有效地通过已知抗原寻找或界定新的细胞亚群,难以研究表面抗原本身可能在疾病状态下表达及分布的变化。单细胞RNA-seq技术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周教授结合单细胞RNA-seq技术在狼疮肾病(LN)等的应用,用详实的实验数据介绍了单细胞RNA-seq技术在LN免疫细胞亚群分析、IFN与LN免疫细胞的相关性分析等方面的作用。

曹春伟教授

中医院

单基因遗传病致病机制研究策略探讨

遗传病研究的核心点在于基因型-表型。在单基因遗传病机制研究中,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