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首位性学家,被骂一辈子,鲁迅他的思想 [复制链接]

1#

性教育因为其特殊性,常年被我国大部分民众所避讳,其中更多的是由于中华传统思想,以及历史渊源的存在导致的。

自民国以来,全国上下都开启了反封建斗争,经过不断地对新思想进行吸纳汲取之后,也有不少人开始站了出来,想要为填补我国性教育空白,尽一份力量。

其中最为知名的先驱,莫过于来自潮汕地区的民国性学大师张竞生了。

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性学家,也是我国倡导计划生育的第一人,他的许多理念放到现在依旧适用,甚至鲁迅先生也说他的那套东西,要到25世纪才能实现。

难以想象在一片片封建思想的重压之下,他是如何挣脱所谓“伤风败俗”的锁链和枷锁,在我国尘封千年的性学世界上,播撒下第一颗火种的。

张竞生究竟是怎样成为一代性学大师的?他在普及性学的路上,又遭受了多少误解、经历了多少的坎坷?当时的社会环境会不会因为他的努力而产生了变化?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留法归国,北大任教

张竞生原名张江流,年2月20日出生于广东潮州市饶平县。

世人都知晓潮汕人会做生意,经商天赋异禀,张父亦是如此,所以其家庭条件在当地都是首屈一指的。

按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作为富商之子应该是学习经商,待时机成熟子承父业,将家业做大才符合当地的观念。

但张竞生从小就聪敏好学,特别是喜欢接触一些外来的知识和思想,不到6岁就将家里一屋子的书给读完了,并考入了汕头同文学校。

年,小学毕业的张竞生,又被黄埔陆军小学给录取了。

在他读书的这段时期,正值国内革命浪潮萌发,自幼喜读的张竞生很快就接触到了不少诸如于《民报》等革命刊物,对于家国和民族的未来首次有了自己的思考。

在他看来,虽然自己家境殷实,但自己在家里过得并不舒适自由。

首先是自己作为豪门子弟,平时言行举止总要受到更为严苛的封建礼教的管束,而且很多时间都要浪费在不少无端的封建习俗当中。

再者清朝封建统治下的剥削行为,也是十分令人恐惧的,自己一家辛辛苦苦经商,却总要被当地官吏用尽各种手段巧取豪夺,在士农工商的森严阶级之下,纵使黄金万两,又当如何。

在临近毕业之际,张竞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反清革命思想,参与了许多当地组织的革命活动,其中就有“剪辫子”等活动。

清政府为了维持其统治,镇压学生活动,对各类教育部门和机构都采取了高压态势,一直在法文班名列前茅的张竞生,只得成为了学校的替罪羔羊,予以了开除。

还好黄埔陆军小学中有不少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志士,他们看到了张竞生在学习中展现出来的惊人才华,也看到了他在革命活动中昂扬的激情和斗志,决定把他推荐到孙先生那里去。

对孙中山仰慕已久的张竞生自然是没有拒绝这番好意,即刻就收拾行囊前往了新加坡。

年,张竞生与孙中山首次会面,孙先生对张竞生的作为大为赞赏,给予了他很大的鼓励,并且还建议他要坚持边学习边革命,要到北方革命的主阵地去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

仅仅在新加坡待了一个月,张竞生就启程奔赴北京,历经辗转后考入了京师大学,并秘密在京津同盟会中组织和参与革命活动。

在进入京师大学之前,张竞生无奈被家中包办婚姻,迎娶了第一任妻子许春莹。

在法文班的学习中,张竞生就学习了不少法式的现代爱情思想理论,他心中对于爱情有很深的个人理解,特别是爱情自由神圣不可侵犯。

但其妻子明明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却丝毫没有一丝反抗与不满之意。

当时的女性受尽三纲五常的洗脑,对于自由这个词汇早已经望尘莫及。也是在与妻子的交往中,张竞生开始对中国女性权益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也为日后他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年,武昌起义成功,全国各地掀起反清革命起义浪潮,为维持国家时局稳定,张竞生被国民党委任为南北议和会议的南方议和团秘书,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对张竞生十分器重的孙中山先生,在议和结束后直接向他抛去了橄榄枝,邀请他到国民党内部担任要职。

张竞生却出乎意料地婉拒了孙先生的好意,他表示自己在革命中进一步感受到了知识力量的重要性,想要到海外去学习更为先进的文化知识,他的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孙中山的支持。

年到年,张竞生先后在巴黎大学和里昂大学留学,先后取得文学学士学位和文学博士学位,年在家乡来信邀约下归国,任潮州金山中学校长。

现在还有很多人误会潮汕地区重男轻女,女人要生十几个孩子,虽然是谣传,但在当时却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张竞生回到家乡后,看见不少家庭已经家徒四壁,还因为性知识的缺乏导致生下了许多儿女,进一步加重了生活负担,并且很多人无力抚养后选择了用买卖或者遗弃的方式来解决。

于是他开始倡导“节育”理念,推荐一个家庭最好只生养两个孩子。他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当时妻妾成群,儿女满堂的广东督军陈炯明的反对,迫于压力,在年从金山中学辞职。

蔡元培得知了张竞生辞职的消息,立马相邀其前往北京大学任教,同年张竞生前往北大任哲学教授,开启了他正式的性教育生涯。

《性史》风波

张竞生来到北大后,开设了性心理和爱情教育的讲座进行授课。

在这个全国最著名的大学中,他首次将性知识搬上了课堂,大谈中国在性学方面的缺陷,呼吁人们重视性学,解释说明了性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

校内不少守旧势力对张竞生的思想极为抗拒,并将其视为洪水猛兽,明里暗里对他展开抨击。

但张竞生在学生中却收到了极高的欢迎,不少学生称他是中国民俗学上开源的先锋,认为他一针见血地痛击了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性盲和乱性之辈,一把揭开了中国家庭生活中的遮羞布。

随后张竞生还在北大开展了风俗调查,并将性学和爱情学作为首要项目进行重点突破。

张竞生的课堂上充满了法式浪漫主义色彩,他批判了中国包办婚姻,以夫为纲的家庭陋习,引进西方社会的现代爱情观和生育、性育观,对当时精英云集的北大来讲都是极为新鲜的学问。

为了与中国封建思想把这些领域知识丑恶化、污名化抗衡,张竞生将这些观念和知识统称为美学。

他指明人对于美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对于性的需求亦是如此。人类从起源至今,无性不立,重要的是要正视性学,要科学谈“性”,不能一味回避,“性”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甚至是人生三观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年,张竞生的风俗调查会活动进入了尾声,为了进一步弄清中国性学现状,让大众进一步接受和了解性学,他开始公开征集民众个人对性的观点和在性方面的经历。

征集文稿一经发表,张竞生就收到了数百封来自全国各地的热情投稿,从稿中他可以看出不少人即使有勇气写信予他,但信中内容对性等敏感句段还是会刻意掩盖和含糊,无法暴露出作者本人真正的想法以及行为。

张竞生在精挑细选之下,拿出了七篇。他在每篇文章下都加了自己的批示以及解释指引,并将它们归纳编辑成篇,以《性史》第一集正式出版。

令他没想到的是,《性史》一经上市就遭受到了百姓的哄抢,所有售卖的本书的书店都挤满了人,由于印刷速度跟不上,一本书甚至供十几个人同时阅读,可见《性史》的受欢迎程度。

就在张竞生信心大增,紧急筹备第二集时,大家对他的看法却在几天之间出现了一边倒的局势。

从引进西方先进理念的哲学教授被痛骂成伤风败俗的大淫虫,卖春博士。

就连之前支持他的胡适等新派文学家都开始斥责他得寸进尺,卖弄淫巧,带领民众走上了歧途。守旧的封建卫道士骂的就更加难听了,在各大报纸上刊文痛批张竞生。

还没等张竞生有机会做出解释,社会上又有不少的书商抓住机会发表所谓的《性史》第二集、第三集,并冠以张竞生之名,同样得到了热销。

但实际上这些剧集却是从真正的色情书上摘抄拼凑而来,张竞生对此一无所知,还要替他们背负骂名,后来即使他不断进行申诉或诉诸法院,都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

在《性史》风波中,张竞生几乎是百口莫辩,他终于彻彻底底领略到了封建礼教那双遮天蔽日的大手,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的遇到的阻力也更为强悍。

年,蔡元培离开北大,不久后张竞生也离京赴上海担任开明书店编辑,不顾骂名,继续从事其在美学特别是性学上的研究。

爱情讨论

张竞生除了在《性史》上引发过轰动,他在关于现代爱情的讨论也触碰到了当时不少人敏感的神经。

张竞生在早年参加京津同盟会时参与过营救汪精卫的行动,当时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失败,被关押于牢中。

后来汪精卫得救后与其妻都与张竞生结成了很深的关系。但在几年后,张竞生却遭受到了汪妻陈璧君的辱骂,这又是为何?

原来是当时张竞生同在北大教书的同事谭熙鸿娶了陈璧君的妹妹陈纬君,又在陈纬君病故之后再娶其妹陈淑君,遭受到了不少人的指责和声讨,特别是大姐陈璧君。

在当时一边倒的局势之中,只有张竞生站了出来,发表了《爱情法则》声援谭熙鸿和陈淑君的爱情。

他表示爱情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有改变自己爱情的自由,这是人性的权利。也就是这次行为,导致了陈璧君对张竞生的仇恨。

张竞生在本次爱情讨论中首先提出了爱情四原则,即爱情是有条件的、可比较的、可变迁的,并且还提出夫妻只是朋友的一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