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2月26日讯(记者刘迅通讯员王琛)孩子为何会患某种疾病,儿科专家尝试搭建大数据库,向基因找答案。今日,在汉召开的湖北儿童战略发展研讨会上,来自武汉、上海、医院院长纷纷表示,强医院实力要以科研为基础,而儿科医疗联盟是促进区域儿童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最好载体。
如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之一,研讨会上,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院长夏慧敏介绍经验,该院通过建立大数据库,结合芯片技术研究患儿的基因,已筛选出部分先天性巨结肠相关基因,将该病的发病机制等研究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接下来将继续寻找更有效的干预方式。“医院在生物样本库建设、医疗大数据方面的探索,医院要注重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医院的整体实力。”她表示。
武汉儿科专家也分享了“湖北特色”。由武汉医院牵头成立的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已有成员家医疗机构,形成了“1+16+N”分级诊疗格局,即以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区域儿童医疗中心+医院地市州儿科医联体单位+医院县级儿科医联体单位,自上而下、上下连通、科学高效、多方共赢。近3年来,联盟内转诊重症患儿名,转运覆盖95家医院,救护车转运历程28万公里,不断提升地面和空中立体远程救治能力。
武汉医院院长邵剑波介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优化儿科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儿科服务效率创造了条件,为儿科专科联盟和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带来了新机遇。湖北儿科医疗的未来,将继续依托湖北儿科医疗联盟,完善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提升疑难危重症诊疗和核心技术服务能力,同时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医院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