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之称谓,可别说这有啥好说道的,难道我们刚会张口说话时第一或第二个喊的,不就是他吗?不过,你可别以为人人都会叫,人这一辈子男女总要结婚成家,大概当你经历第2次叫老公老婆父亲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其实这个还真不好开口。
在我国,都说十里不俗,这话倒是一点不假。在冀东北部小编的老家,这里位于燕山脚下,在周边十里八村,从小叫到老,都和父亲叫“爸”,这种叫法伴随一生。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父亲时,也都会说“这是我爸”。
没想到的是,找对象时找了个老家40里外村庄的老公,定亲后去他家见到他爸时要改口了,老公居然这样介绍,说叫“爹”,当时,整个人一下听愣在那,因为叫了20多年自己老爸,这时却喊面前这个男人叫“爹”,脸憋得通红,却死活张不开这个口,实在是太别扭了。
知道父亲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称谓,但没想到40里外同在一个小城,父亲的称呼却发生了变化。当时,脑子里想到的是一个刚会开口说话的婴儿叫自己爸爸时,喊出的却是一口一个“爹”,“爹抱抱我、爹吃饭”之类的,想想都觉得好笑。
之前听过有人叫爹这个称呼,大多是老年人称呼自己七旬以上父亲的,没想到,距离不远处,居然有孩子生下来就喊父亲“爹”,而且会一直叫到老。
最为简单的一句“父亲”称谓,在北方冀东一带大多喊爸,爸爸或爹,后来随着脚步越走越远,发现各地对父亲称谓都不尽相同。从年龄上分,在北方一些地区,喊一个字“爸”的,多为15岁以上及中老年人对自己父亲的称呼;喊2个字“爸爸”的,多为婴幼儿;喊“爹”的,多是老年人对自己老父亲的称呼。
不过,到了南方或西北西南地区,对父亲称呼可谓“花样繁多”。在西南成都重庆一带,听当地人称自己父亲为老汉儿,第一次听人喊,死活愣是没听明白他在喊谁;而在豫、陕、晋一些地区,发现他们叫“大”或“大大”。
在广东一带更有意思,他们大多称父亲为“老豆”,不知道咋和“豆”沾上关系。而在各个少数民族里,民风民俗文化不同,语言风俗习惯更是不一样,还有叫“阿玛”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语言习惯,无论咋称呼,其实父亲都是一家中那座顶天立地的大山,儿女心中最爱的那个男人。
在你那,又咋称呼“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