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爬犁、靴毡、棉窝、勒勒车、老式收音机……各式各样的“老物件”携带着来自不同地域的历史信息与时代记忆,在记录劳动方式变化的同时,标记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迁。这些逐渐从大众视野中淡出的旧事旧物,不仅勾勒出了日常生活用品用具的发展变化,更作为“寻根”与“乡愁”的结晶,不断重建着人们对于中华大地悠久历史的认同。在常与变、今与昔的呈现中,民俗博物馆作为一类记录个体记忆与时代风貌的载体,既打开了朝向文化乡村的经验通路,也提示了乡土文旅事业的新亮点。——编者
阆中市五龙村:千年古法榨油香飘十里
莫子君梁德文/图
古法榨油“进桩”环节。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古法榨油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世代相传,现代机械普及后,古法榨油技艺已经逐渐被人遗忘。最早书面记录这种方法的是元代的《东鲁王氏农书》,而明代的《天工开物》则以图画形式呈现了古法榨油的具体细节。
6月16日,笔者走进四川省阆中市天林乡五龙村的农耕文化博物馆,亲身体验了古法榨油的全过程。
榨油的第一道工序是炒籽。炒籽的锅和一般的锅不太一样,斜着安在灶台上。这是为了方便散热和翻动。炒菜籽需要师傅不停地翻动,并随时掌控火候。20多分钟过去了,缪师傅捏起一把菜籽碾开在灶台上,凭菜籽芯的颜色来判断起锅的时间。
随着菜籽的爆裂声,香味开始弥漫至整个五龙村。滚热的菜籽起锅,笔者随缪师傅转移阵地,来到一方石磨面前。这个大大的石磨,是专为碾菜籽而定制的。牛拉动碾轮,一圈圈地转着,将炒好的菜籽碾压磨碎。
菜籽碾完了,就要上锅蒸。在蒸之前,还要先过一遍筛,以确保菜籽粉末均匀。此时灶里火势正好,便开始蒸“坯”了。蒸锅同样是专用的,外形如蜂筒,将碾好的菜籽粉倒入其中,让粉末充分吸收水汽,蒸熟蒸粘,水分和温度的控制全凭经验。
接下来就是最考验师傅技巧的环节——包饼。包饼不但要求有良好的腰力、臂力,还要有相当的巧力、准力。能不能出油,出多少油,全部由包饼的师傅掌握。俗话是这样说的:“一坯二碾,三包四打”。包饼也要包得好,不包平就不出油,油就藏在里面。要踩得四周一样平,中间不能藏芯。
包好的坯饼,叠放在一起,就可以统一运到榨槽里榨油了。传统的榨槽,重逾千斤,由一根或两根大硬木如柞木或樟木凿空制成,横摆在榨油坊的显要位置。将坯饼竖着放进榨槽里,槽内右侧装上两排木楔,待师傅们调整好桩头位置,就可以开榨了。
榨油时,掌锤的师傅手执悬吊在空中的油锤,对准油槽中的“进桩”用力撞去。沉闷的撞击声,成了一种师傅们熟谙于心的韵律。起步退步,拖后进击,包着油饼的稻草闪闪发亮,油槽里金*的清油如暴雨般喷洒而出。
古法榨油是民间的人文古迹,堪称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古法榨油工艺比较繁细,从采果到出油过滤需要十多道工序,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繁细,才使得古法榨油这一工艺香醇久远,勾起人们心中的怀旧情结。古法榨出的菜油色泽油亮、香味浓郁,口感绵香四溢,这也是古法压榨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对农博馆内的榨油师傅而言,以古法榨油不仅仅是维持家计的方式,更意味着传统技艺的传承。重达几十斤的撞锤,敲打木楔子,对榨膛中的坯饼施加巨大的压力。依靠这种物理压力,反复榨打,持续几个小时,使油脂徐徐渗出。在追求利益和效率的今天,这也许是对祖先智慧最好的继承。
古法榨出的油,不只是更香,而且比机械榨油更多了一层人情、文化和传承。
宜昌市夷陵区:裕孝家庭博物馆记录百年变迁
张国荣文/图
裕孝家庭博物馆展出的农具套组。
近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裕孝家庭博物馆建成开馆。该馆坐落于长江支流*柏河小溪塔段的河心公园,馆区展厅面积平方米,设百年民生、薪火相传、家训家风、家博愿景4个主题展厅和“袁裕校家庭收藏”特色专题展,共展出承载着时代信息的“老物件”两万多件(套)。
该馆馆主袁裕校以“百年记忆-见微知著”的博物馆社会教育理念,将家中四代人收藏的历史资料及其它藏品作为展品,通过形式多样的陈列,辅以多媒体、场景复原等表现形式,生动地再现了从清末时期至今百余年的普通民众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这些馆藏物品记录了一个平民家庭生活的变迁,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波澜壮阔的发展步伐,展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轨迹,更折射出我们国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
这个家庭博物馆成为宜昌文化旅游特色项目和家文化传承的示范窗口。另外,《袁裕校家志》则系统记述了弥足珍贵的中国家庭变迁的历史个案,填补了方志史上家庭志书的空白。
阳谷县王楼村:民俗馆让“老物件”成“传村宝”
陈清林李贵波
“这个收音机,现在看不到了,可在当时,那可是‘宝贝’,谁家有个这样的收音机,那可是个响当当的‘大户人家’。每到夏天的傍晚,提着收音机边在村头、路口、塘边乘凉,边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好听的戏曲歌曲,一会便围上许多人跟着沾光,有的坐着,有的蹲着,听得入神入耳,享受那神仙快活的幸福时刻。”6月18日,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王楼村村史管理员王连忠手拿着一台五六十年代的老式收音机向游客讲述着收音机的故事,他说,这只是村史馆里的其中一件。
王楼村是省定贫困村,在聊城市纪委和镇财*的帮扶下,于年建起民俗文化展览馆,面积平方米。经过3年多的努力,现已收藏各个时期的生产生活用具多件,并进行展览,供村民和游客免费观赏。自开馆以来,每天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该村还邀请山东建设大学,对村庄、街道、胡同、农院、墙壁进行规划设计、改造,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既保留了纯朴典雅的乡土气息,又突出了现代设计的风格。
如今,走在王楼村大街小巷,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平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的花草树木五颜六色,在微风的吹拂下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面面浓墨重彩的农耕文化墙,仿佛把你带入那古老的年代;各种纺线机、织布机、石碾、石磨、犁、耙等用具,分门别类,依次摆放有序。“通过展览,不仅让广大青年和游客了解农耕文化,体验农耕乐趣,同时,还让他们记住了乡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寿张镇宣传委员白淑敏说。
“王楼村在挖掘农耕文化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做好‘旅游’的文章。”王楼村*支部书记王德重介绍,该村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无论是村内街道,还是入户胡同,都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并对危房进行集中改善,闲置的空闲宅基地用作旅游开发。同时,还增加了农家乐、垂钓、采摘等综合旅游项目,手工馒头房、石磨面粉点、香油坊、传统豆腐作坊等传统手工食品深受游客喜爱。
“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挖掘乡土文化,充实文化内涵,带火旅游经济,王楼村带了个好头。”寿张镇*委书记薛峰在王楼村旅游开发现场调度会上说,下一步要在争取借助上级扶贫*策的基础上,把旅游开发这块蛋糕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助推器。
湖州市南浔区辑里村:蚕农创办丝绸文化博物馆
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辑里村,由蚕农王一士创办的民间博物馆——辑里湖丝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辑里湖丝博物馆收藏了王一士30多年来收集的与辑里湖丝有关的物品和农具,集生产、观赏、体验于一体,观众在了解当地丝绸文化的同时,还可实地体验江南农俗。图为王一士向来自德国的中学生演示手工缂丝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