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阳老城的仓巷街又一次火了,特别是自《新闻联播》报道后,仓巷街更是游人如织,再次成为网红打卡地。
以明清和民国建筑为主的百年老街----仓巷街,又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呢?不妨一起来看看。
▍因县衙的粮仓而得名,建国后更名为仓巷街
提起仓巷街的历史,还得从“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说起。
凡是上了点年纪的安阳人,谈起“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可有说不完的故事,估计得津津乐道上一阵子,因为那是老安阳的象征,是如今还存在的历史记忆。
安阳老城以北大街、中山街、南大街为中轴线,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整个道路呈片字形布局。
这“九府”呢,指的是平府、老府、林府、六府、铁拐府、娘娘府、洛阳府、儒学府、西府。
“府”作为街道名称,出现的比较晚。清乾隆年间《彰德府》里还没有以“府”命名的街道,年《续安阳县志》中已经有了九个府的名称。
其实,“府”就是一些小巷、街道,名称是根据周围的一些建筑物或民间传说而来。
“十八巷”,指豆腐巷、卜府巷、三义巷、乔家巷、小颜巷、夹巷、东钟楼巷、西钟楼巷、东冠带巷、西冠带巷、唐子巷、竹竿巷、香巷、仁义巷、裴家巷、纪家巷、丁家巷、鹅脖巷。
“七十二胡同”,指包括胡同在内的72条街,名单太多,不一一列举。今天要说的仓巷街,便是这“七十二胡同”之一。
府、巷、胡同的命名讲究不多,有的以方位命名,有的以形状、长短、地势命名,有的以建筑、器物命名,有的以市场、生产作坊命名,有的以官宦、家族命名。
仓巷街的命名和建筑物有关,因为它位于县衙粮仓门口,所以最早命名为“仓门口街”。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粮仓渐废,又更名为“仓巷街”。
它在明清时,可是安阳的名街,与甜水井街并称“龙凤街”。因为仓巷街当时多居住官宦仕人,被称为“龙街”,甜水井街居住的多是富商,被称为“凤街”,二者合称“龙凤街”。
▍后仓坑原为康乐园,北宋宰相韩琦一手打造
安阳古时叫相州,北宋开国之初,州官就对破败的相州州署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宋真宗景德三年(),又对相州城扩建,周长19里,比旧城大出许多,是安阳古代最大的城池。
至和二年(),韩琦以武康节度治相州。
当时,相州州署在现今高阁寺向南一带,那时高阁寺叫飞仙台,建在州署的后园。
韩琦看到州署后园杂草丛生、荒凉不堪,便将后园和其北边的一片菜地进行重新规划,把后园的围墙北移,将菜地的三分之一归入后园,西半部建兵器库,东半部归入后园修建了一系列厅堂园池,这其中就有昼锦堂。
接着,韩琦又将后园围墙之北余下的三分之二的菜地建成了康乐园,园子里有池水,有莲花,柳树垂荫,花草繁茂,一时百姓扶老携幼,尽情游玩。
韩琦专门作诗《再题康乐园》
名园初辟至和中,思与康时众乐同。一纪丰光虽易老,万家春色且无穷。
归来敢衒吾乡胜,到此须知旧邺雄。病守纵疲犹强葺,欲随民适醉东风。
相州州署的后园在康乐园的南面,二园仅一墙之隔,中间开设有门,可以相通,南北二园又合称“安阳郡园”。
康乐园遗址便位于现今仓巷街后仓坑一带,只不过当时还没有仓巷街。
熙宁八年()五月,韩琦又在康乐园建醉白堂,苏轼专门作《醉白堂记》,称颂韩琦和白居易。
韩琦也为醉白堂赋诗两首,其中一句为“霓裳百指非吾事,只为醺酣石上眠。”
也就在那年六月二十四,韩琦病逝,其醉酒后在康东园所眠之石,随其一同埋葬。
▍改造后的仓巷街不仅“火”了,还“活”了
仓巷街之所以成为网红打卡地,完全得益于安阳的古城保护复兴工程。
之前的仓巷街,虽古老,却破旧,又杂以红砖新房,违章乱建,而且不少老房子墙体老化、屋顶塌陷,一片破旧颓废之貌。
自年起,修整仓巷街的呼声便不断。
年7月,仓巷街被列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老街。
年8月,安阳市开启了仓巷街保护复兴工程,对仓巷街的老房子进行改造加固,修旧如旧,拆掉了与老建筑风格不符的红砖新房,尽可能地保留、恢复明清旧貌,还将民俗、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引进到了仓巷街。
火了之后的仓巷街并未冷下来,随后的文化活动让仓巷街又活了起来,20多家文化单位入驻。
大仓门还开设了公益讲座,由安阳人讲述安阳故事,仓巷街不光是赏景之地,更是文化聚集地。
愿仓巷街又“火”又“活”,且又长久。
参考书目:《彰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