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3年不一般,黑兔年遇上双春闰二月, [复制链接]

1#

读书君

#传统文化习俗#

不知不觉,这一年已经进入了冬月,走到了尾声。时间转瞬即逝,年即将到来。

翻开日历,我们会发现年有些特殊,不仅是闰二月,还是癸卯兔年,黑兔年,双春年,也叫“孤鸾年、两头春”。

在过去,民间关于双春年流行很多的俗语说法。比如老话说“双春难下海,无春难种田”,意思是说,双春年风雨多,出海打鱼,容易遇到大风大浪,所以“难下海”;无春年,雨水少,春耕春种遇上春旱,无水难种地。

在河北、山东一带,还有“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的说法,认为1年中有两个立春,不利于豆子的生长,庄稼作物可能会减产,导致粮食贵,豆子贵如*金一般。

此外,民间还有俗语说“一年两个春,死了丈夫断了根”的说法,禁忌双春年结婚。

不过,也有另外的说法,比如“双春兼闰年,结婚好时年”,主张双春节结婚,认为这是大吉大利,双喜之年。

那么,到底怎么理解呢?有没有道理呢?年双春闰二月,都有哪些讲究,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年双春兼闰年不一般:

①第一,“双春年”不一般,有两个“立春”节气

双春年,也就是说阴历的一年内出现了两个立春节气。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并非每年都如此。

明年年是一个双春年,第一个立春日为农历的正月十四;第二个立春日为腊月的二十五日,这是时隔了多年后,再次出现的“双春年”。

为何出现这样的“特殊年”?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双春年”独特的现象,主要是由于阳历和阴历之间的“阴差阳错”造成的,这也是我国纪年历法中特有的现象。

阳历,也就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来制定的,地球公转一周就是一年,大约是65天,1年12月,这里的“月”呢,其实和塑望月是没有一点关系的。根据阳历的日期来计算的话,在一年中,都可以明显得看到四季春夏秋冬不同的变化状况。

阴历的话,则是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规律来制定的,月亮绕着地球转一周视为一个月,每个月的初一为新月,十五为圆月,塑望月29.5天,农历1年有12个历月,也就是12个塑望月,大约是54天。

而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也就是阴阳历。

古人结合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转周期来制定的:1年按太阳的运行分成24节气,又按照月亮的运行分为月。

(注:关于农历、阳历、阴历、夏历等的区别,此前读书君在另一篇文章中(阳历、阴历、农历、夏历很多人都搞错弄混,到底有什么区别?2-02-14期)曾细致提到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

照这样下去的话,阴、阳历之间就会出现了11天的偏差,为了解决阴阳历问题,古人就以增设了一个“闰月”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简单地说,中国的节气,是按照阳历来排列的(也就是说节气属于阳历范畴),每个月都会有两个节气,而且日期基本上也是相对固定的。

但是这些节气在农历的日期中又是不断在变动着的,为了使农历和阳历一致,特设置了闰月,凡是农历闰年,都有25个节气(其中两个为“立春”),农历平年,有时就只有2个节气,,这就导致了“双春”或者是“无春”现象的出现,“无春”也被叫为盲年。

如此计算的话,若干年后就会出现在某一年中有1个月的出现,每19年里面就会有7年是“双春”年,7年是“无春”的情况。

具体来说,在每一个周期中,也就是每19年中,农历的“双春年”和“无春年”是紧密相连的,比如农历年就有两个立春的节气,到了次年年的牛年,就是一个“无春年”的情况;农历的年蛇年也是一个“双春年”,到了次年马年又变成了“无春年”。“双春年”和“无春年”各有7年,而常规的单春年只有5年。

②第二,“闰二月”不一般,往后越“闰”越罕见

闰二月,也就是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二月,而第二个二月则为闰二月。年闰二月,也就是说,如果您是农历二月出生的,这一年可以过两次生日。

闰月是我国一种传统历法置闰方式,也就是指农历每逢闰年,就会增加一个月,这样用来解决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避免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

如果不调整的话,那么在十几年之后,就会出现正月里穿短袖,六月下大雪等不太符合四季规律的情况。

如果您还不够理解的话,再具体地说一下:

人们将65天整数视为一年,但是实际每年多出0.25天,如此计算的话,4年就刚好多出1天,人们会将这一天放到第4年中,且这一天被固定放在2月份,即第四年为66天,这一年也被叫“闰年”。平年2月份为28天,闰年为29天。

阴历是按月亮的盈亏变化的规律来制定的,阴历只有54天或是55天,比阳历少了11天。

为了解决阴阳历每年相差11天的问题,就需要追补。每隔年,阴阳历基本上就差了1个月的时间,古人就让阴历年增加1个月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此一来,阴历第年就有了1个月,这年就有了8或者84天。

不过,在传统历法上是没有1个月的说法的,所以就将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根据历法的规则,这个闰月就被放在二月至十月之后,让在上月的基础上再重复一次该月份,这个月就被称为“闰x月”。

该年到底闰几月,具体来说,是根据农历历法规则来推算的,主要根据农历和24节气相符来确定。通常来说,这个闰月一般设在只有一个节气的月份里,以此进行补充。如此一来,农历闰年的规律,大概就是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

总的来说,农历闰月的设置,其实就是一种人为作用的结果,是为了适应自然规律,让日期和自然规律“对上”的结果。

在21世纪,闰二月一般每隔19年出现一次。比如年为闰二月,到了年也是闰二月。往后的世纪里,闰二月出现的频率会逐渐变少,成为罕见的闰月。比如29~0世纪、6~8世纪、40~44世纪都没有闰二月。

③第三,“双春兼闰二月”习俗说法不一般

民间关于双春年的说法,可谓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

比如民间俗语说“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认为双春年,豆科植物长势不好,收成不行,豆子缺少价格贵如*金。

再比如老话说"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一年两头春,*牛贵似金”,,认为1年有两个立春一个冬,牛栏里的牛要冻死,累死,饿死,所以十个牛栏里有九个是空的,*牛因为稀少价格而变被抬高,贵如*金。

不过,民间也有说法认为,“双春兼闰二月”,是个好兆年,吉祥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的寓意是美好的,积极向上的,因为春象征着生机、活力、朝气。“闰”意为重复、增加,闰年恰好又遇上“双春”,那就是增福增喜,为此民间有“双春兼二月,结婚好时年”的说法。在这一年,人们还会特意在闰月这个时候,给老人做寿衣的习俗传统,意为添福添寿。

与之相对的,若是无春年(又叫寡妇年),则有禁忌结婚的说法,因为无春有流年不好的意思。

关于“双春兼闰二月”年需要注意什么?

和一般年份相比,“双春兼闰二月”年的确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不过,这其实都是为了使节气和物候“对上”,因为人为“调整”的结果。民间有不少人将其和婚丧嫁娶的吉祥、运势的好坏等相挂钩,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封建迷信,我们必须摒除!

所谓“双春”就是二度春,不宜结婚,又或者“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亦或者“双春年”、“无春年”是寡妇年等说法,其实就是一种民间说法,完全不具有科学性。另外,其说法中就存在着相互矛盾的成分,万不可将其当做一个真理去看待!

农谚俗语可以将其视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不过,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其实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我们应该学会辩证而看。时代不同了,看待问题的思维也应该与时俱进,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俗语谚语、习俗文化不一定都是好的,我们应该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封建思想糟粕扫进历史垃圾桶里!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