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 [复制链接]

1#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706990.html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中国佛教文化,与儒道并称为中华文化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三大主干。因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离不开对中国佛教文化之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而且,中国佛教文化又是一种宗教文化。

我们当然不会把“印度”的佛教文化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与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长期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表明,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外来的佛教思想,形成了中华独特的佛教理论。例如中国佛教对人心佛性的关怀、对佛教伦理的阐发、对台贤禅净宗派理论的创构,以及近代以来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中国佛教对世界佛教的重大贡献,中国佛教在世界佛教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因此,当我们今天讲中华文化儒佛道三大主干时,其中的“佛”,一定是指外来佛教中国化以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就此而言,中国佛教宗派的典型代表禅宗在成熟以后由《楞伽经》《金刚经》递相传授转为以禀受《坛经》为依约,“五家纲要,尽出《坛经》”,可视为是渊源于印度佛教而又禀承佛陀本怀发展了外来佛教的中国佛教主体性最终确立的一个重要表征。

同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佛教信徒毕竟是少数,佛教作为宗教对信众有绝对的意义,而作为文化,则对中华民族的每一位成员,包括非佛教信徒,都有普遍的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理当由全体中华民族共同来传承和发展。这种传承发展,不能因为佛教文化有宗教的一面而将其排除在全体社会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之外。

由此,如何使中华文化三大主干之一的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真正能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一起,使优秀的精华更好地转化为对中华民族有益的文化资源,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和全体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并更好地参与到全球文明对话交流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这成为本人最早构思“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这一课题的基本切入点。

基于上述思考,本课题就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三教关系,这是要研究“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背景和基础;二是“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体的定位和确立;三是中国特色佛教文化在今天的传承与发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目标。这三方面内容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要认真探讨中国佛教文化在今天与未来的发展,必须将中国佛教文化放到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进行思考和研究,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这种中国特色是在三教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因而“三教关系的视域”是必须的。对于以上三个方面,国内外学术界分别都已有了一定的研究,但综合起来从整体上研究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如何在三教关系中形成和发展,如何在三教关系视域下对中国佛教特色的形成、中国佛教的特点与精神及其影响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从而以史为鉴,探讨中国特色佛教文化在今天如何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展,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缺乏。而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考和重要落脚点。

感谢学界同仁和国家社科规划办的关心和支持,“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得以立项。年4月25日,本项目开题报告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及本项目各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出席会议并参加研讨。

本人在开题报告中简要报告了项目的选题背景及重要意义、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总体框架及重点难点。特别强调,本项目是在贯彻落实*的十九大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和研究,重要内容包括:(1)儒佛道三教关系相关问题研究,主要探讨外来佛教传入中国后如何与中国固有的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汉代以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整体的发展和走向。(2)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研究,主要研究中国佛教在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中,最终形成了哪些独具的特色,并探讨这些中国佛教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外在原因及其发展规律和社会文化影响。(3)在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探讨中国特色佛教文化在今天的传承与发展。

具体的研究框架拟分为四个板块、六个子课题。其中第一个板块是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传承与发展“总论”,包括对三教关系、对佛教在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中形成的中国特色以及中国佛教文化的当代传承发展等问题进行总体把握和研究。第二个板块是对三教互动的复杂关系的专题研究,包括儒佛、道佛的双向互动以及三教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影响。第三个板块是在三教关系视域下对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形成及其在今天的传承发展做深入具体的研究,这个板块下又分三个专题:一是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佛教“义学”的传承与发展;二是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佛教“制度”的传承与发展;三是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佛教“伦理、民俗、信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第四个板块是三教关系视域下近代以来传统佛教的转型以及中国特色佛教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期望通过以上四个板块、六个子课题,来全面研究中国特色佛教文化在与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中形成发展的历史及其丰富内涵,为今天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文明交流与互鉴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随后,各子课题负责人也分别介绍了各个子课题的研究框架、重点难点以及研究计划。在接下来的专家评议和学者研讨中,与会学者围绕课题研究及相关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何建明教授提出,三教关系是魏晋以后中国文化的最大的奥秘,三教关系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了解中国佛教必须要从三教关系入手。他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一是将问题意识和个案、专题研究相结合,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要围绕更核心的问题来进行,如柳宗元和朱熹反佛教的个案可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